小部霓裳舞柘枝,春灯斜映断红姿。
替他小史然眉急,偏是英雄李药师。
小部霓裳舞柘枝,春灯斜映断红姿。
替他小史然眉急,偏是英雄李药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巧的场景:在春天的夜晚,小规模的霓裳舞蹈正在进行,柘枝舞曲轻盈地飘荡。舞者身姿曼妙,映照在摇曳的春灯下,身影若断若续,红衣飘逸,美态动人。诗人笔下的"小史"角色,可能是乐队指挥或是伴奏者,他们紧张地调整着节奏,眉头紧锁。而在这欢快的舞蹈中,诗人特意提及"英雄李药师",可能是指唐代名将李靖,这里借以赞美舞者的英勇气质,暗示舞者虽非古代英雄,但其舞技和精神却如同英雄般令人赞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舞者与音乐的和谐交融,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宿雾楼台湿。
晓清初、花明柳润,燕飞莺集。
旧约重来歌舞地,留得艳香娇色。
又梦草、东风吹碧。
午因腾腾春欲醉,对文楸、玉子无心拾。
看蝶舞,傍花立。
酒痕未醒愁先入。
记年时,翠楼寒浅,宝笙慵吸。
想驻马河桥分别,恨轻竹风颿烟笠。
早尘暗、华堂帘隙。
倚尽黄昏人独自,望江南回雁归云急。
凭付与,锦笺墨。
愁云翠万叠。
露柳残蝉空抱叶。
帘卷流苏宝结。
乍庭户嫩凉,阑干微月。
玉纤胜雪。
委素纨、尘锁香箧。
思前事、莺期燕约,寂寞向谁说。
悲切。
漏签声咽。
渐寒灺、兰缸未灭。
良宵长是闲别。
恨酒凝红绡,纷涴瑶玦。
镜盟鸾影缺。
吹笛西风数阕。
无言久,和衣成梦,睡损缕金喋。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泠。
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
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
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
旅思羁愁,偏能老大行人。
姮娥不管征途苦,甚夜深、尽照孤衾。
想玉楼,犹凭栏干,为我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