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峋怪石簇湖隈,踏尽修堤一径开。
人带夕阳穿树上,雁拖秋色过江来。
吟怀乍减花应笑,游兴方浓月已催。
细数樊川登眺后,鄂王端的是雄才。
嶙峋怪石簇湖隈,踏尽修堤一径开。
人带夕阳穿树上,雁拖秋色过江来。
吟怀乍减花应笑,游兴方浓月已催。
细数樊川登眺后,鄂王端的是雄才。
这首《秋日游齐山》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游历山水的生动画面。首联“嶙峋怪石簇湖隈,踏尽修堤一径开”,以峭立的怪石与蜿蜒的湖岸相映成趣,修长的堤岸在脚下延伸,引出一条通往未知的路径,营造出一种探索与发现的氛围。颔联“人带夕阳穿树上,雁拖秋色过江来”,将人、夕阳、树木、大雁巧妙融合,夕阳余晖穿透树梢,大雁携带着秋色从江面飞过,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时间流转的哲思。颈联“吟怀乍减花应笑,游兴方浓月已催”,诗人的情绪随着景色的变化而起伏,花儿似乎在为诗人的吟咏而微笑,而渐浓的夜色则催促着诗人继续享受这难得的游兴。尾联“细数樊川登眺后,鄂王端的是雄才”则以历史人物鄂王(岳飞)的雄才大略作为隐喻,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自身游历体验的感慨,暗示了诗人通过这次游历,不仅欣赏了美景,更获得了心灵上的启发与提升。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历史思考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积雪初开霁,微阳欲动时。
美人倚芳树,佳讯到南枝。
月冷琼瑶佩,春含冰玉姿。
山中寻旧隐,雪后见丰仪。
又是经年别,如何会面迟。
轻清天所赋,贞白我能持。
品出群英上,名甘处士卑。
仙盟如可结,商梦不须期。
岩野孤踪在,风霜两鬓垂。
中心常自洁,真味少相知。
落落烟尘外,飘飘云水涯。
感怀时晚对,托兴咏周诗。
世人遗子孙,孰不曰田地。
尺累并寸积,朝营复夕计。
曾不一再传,歘然皆弃置。
何如此一心,操存即本是。
方寸地虽少,充拓何有际。
传诸子孙子,耕之有余利。
若人达斯理,名堂寓深意。
恶小不枉为,义小罔敢弃。
五福萃厥躬,一乡称善士。
愿言慎始终,余庆被来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