䆗窱出古洞,洞壑复森沈。
不闻金鼓响,樵斧在远林。
清风竹间至,苍苔满秋阴。
白日忽高下,碧云无古今。
孤花媚寒涧,幽树悦众禽。
当其万籁寂,自得山水音。
忘言憩磐石,雪乳流衣襟。
䆗窱出古洞,洞壑复森沈。
不闻金鼓响,樵斧在远林。
清风竹间至,苍苔满秋阴。
白日忽高下,碧云无古今。
孤花媚寒涧,幽树悦众禽。
当其万籁寂,自得山水音。
忘言憩磐石,雪乳流衣襟。
这首清代诗人秦瀛的《金鼓洞》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山中景象。首句“䆗窱出古洞”以奇特的字眼开启,仿佛引领读者穿越到一个古老的洞穴之中,洞内深邃且幽暗。“洞壑复森沈”进一步渲染了洞穴的深远和静谧,听不到外界的金鼓声,只有樵夫的斧声远远传来,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的诗句,“清风竹间至,苍苔满秋阴”,描绘了清风吹过竹林,带来凉意,而青苔覆盖的地面则透露出秋日的阴凉。诗人观察到太阳忽明忽暗,映照在碧蓝的天空中,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失去了痕迹。“孤花媚寒涧,幽树悦众禽”描绘了孤独的花朵在寒冷的涧边独自绽放,而幽深的树木则为各种鸟类提供了欢乐的栖息地。
最后,诗人沉浸在大自然的寂静中,享受着山水带来的乐章,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静静地坐在磐石上,感受着雪水滴滴落在衣襟上的清凉,达到了忘言的境界,只留下对自然美的深深体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鼓洞的幽深与静美,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因钓鲈鱼住浙河,挂帆千里亦相过。
茅檐夜醉平阶月,兰棹春归拍岸波。
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
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遰更伤魂。
车马楚城壕,清歌送浊醪。
露花羞别泪,烟草让归袍。
鸟浴春塘暖,猿吟暮岭高。
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