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风生古洞,夜深月照寒潭。澄澄秋色净烟岚。
独弄圆明宝鉴。认得心田要妙,咄回世俗贪婪。
自欣山谷卧松岩。情愿被粗食淡。
日落风生古洞,夜深月照寒潭。澄澄秋色净烟岚。
独弄圆明宝鉴。认得心田要妙,咄回世俗贪婪。
自欣山谷卧松岩。情愿被粗食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首句"日落风生古洞",写傍晚时分,风吹过古老的洞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着的"夜深月照寒潭",夜晚来临,明亮的月光洒在寒冷的水潭上,增添了清冷的意象。
"澄澄秋色净烟岚",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色清澈,烟雾如轻纱般飘散,显得格外宁静。诗人以"独弄圆明宝鉴"比喻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欣赏这如镜的秋水,仿佛在心灵深处寻找智慧和领悟。
"认得心田要妙",表达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洞察,认识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内在的智慧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咄回世俗贪婪"则表达了对世俗贪婪之风的否定,诗人愿意回归自然,摒弃尘世的欲望。
最后两句"自欣山谷卧松岩,情愿被粗食淡",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向往,愿意在山林中与松岩为伴,享受清淡的食物,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纯净和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贪婪的批判,展现了丘处机作为道家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
熟了黄粱一觉眠,起来身在紫霄边。
林峦已淡东倾月,旗鼓将严北渡船。
岑碧渐分云外境,阳光初动海中天。
夙兴夜寐人空老,难把尘劳绾谪仙。
南有溪山谁可托,须拥旌麾日边落。
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
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
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
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
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
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
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
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
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
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
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
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
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
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
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
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
《送延平太守》【宋·黄裳】南有溪山谁可托,须拥旌麾日边落。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
https://shici.929r.com/shici/vG9ANcsZ.html
春来腰筥修溪童,摘山归去如年丰。
主人长啜不言酒,焉用儿女扶山翁。
闻说佳致欲相遂,劳生急放尘缘空。
时走长须汲双井,岂吝七碗邀卢仝。
夜归须步三峰月,晓望还乘五桂风,静中且看狙公笼。
此乐吾宗好方寸,已向清斋望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