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
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裤襦谁。
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
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
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
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
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
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裤襦谁。
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
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
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
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
这首词是南宋时期词人李曾伯所作,名为《八声甘州·送吴峡州》。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这几句描绘了词人与朋友在江边的别离场景,西陵和汉河南都是古代的地名,这里用来指代远方的地方。遽东归表明友人的离去方向,而“正峡江衮衮”则形容江水奔腾的壮观。中流共泛舟,一楫杭之,表现了词人和朋友共同在江上的行进过程。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裤襦谁。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这里“倏听”意味着突然之间的告别,“公去”则是友人的离开,而“裤襦”则是一种古代的服饰,用以隐喻词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甘棠为树名,引申为朋友留下的痕迹或记忆。“人口如碑”形容聚集的人群多得像刻满字的石碑一样。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 词中“百尺楼头”形容高耸的楼阁,而“徙倚”则是词人在楼上依栏远望的情景。“记绸缪桑土”表达了词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几对灯棋”则是夜晚时分与朋友对弈的温馨场景。鹭洲指的是水边或江中的洲岛,心事想鸥知,是词人将自己的思念比喻为鸥鸟,它能理解词人的心事。
"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 这几句中,“向江湖”是指词人面对着广阔的江湖,思念朋友。“毋忘魏阙”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魏阙(古代地名)时与朋友共度的时光。而“正吾皇、当馈急贤时”表达了词人希望能在重要的时候得到贵人的赏识。“经纶事”意指处理国家大事,“更须玩易”则是建议要深思熟虑,不能轻率。而最后一句“勿但言诗”,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除了吟诗作对外,还需关注实际的政治和国事。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乘轺南下兴何长,大半江山是故乡。
蛮府好迎天上使,朝贤不为橐中装。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复命丹墀莫经岁,北门西掖待翱翔。
之子歌远游,征车事奔逸。
归来东篱下,一洗四方色。
静观草木蕃,若不与人力。
苟无浸灌功,造化庸有忒。
今年秋苦旱,五谷废嘉殖。
梅仆竹亦焦,枯芝槁兰茁。
一朝去酷吏,甘雨解众惑。
天人本无间,喜气满城集。
奈何仓廪虚,一饱竟难得。
不如菊花乾,医方剩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