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塞地区任职的生活情景。开篇“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表明作者曾在西部边陲地区担任县令,连续三年时间,但由于条件艰苦,即使是马也难以长胖。这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艰辛。
接着,“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则透露出作者在任职期间,经济上有所困境,积累了不少债务,而“平剑与”可能是指以剑作抵押或担保。同时,作为一位官员,他的官职已经到期,携带着大量的文书归去,这些文书可能包括任职期间的各种公文和个人笔记。
下两句“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地区的严寒气候。作者在雪地中留下的足迹被厚雪覆盖,而夜晚即使躺在床上,也能感受到窗外林中的风声穿透薄被。
最后,“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家乡、独处异乡的孤独和冷清。在灵州这个地方,即使是清晨的更夫角声,也只能在闭门的客栈中聆听,而那些客栈的大门还未曾打开,显得格外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于归乡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