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下斋宫夜未分,长林风起散垆薰。
百灵受职扶元化,上帝端居隔朵云。
扈跸军容香雾绕,登坛人语半空闻。
十牲载俎终三献,想见明明格异芬。
漏下斋宫夜未分,长林风起散垆薰。
百灵受职扶元化,上帝端居隔朵云。
扈跸军容香雾绕,登坛人语半空闻。
十牲载俎终三献,想见明明格异芬。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七日南郊分献天下神祗坛次宾之韵》描绘了夜晚在斋宫进行祭祀仪式的庄重场景。首句“漏下斋宫夜未分”写出了时间已晚,但仪式仍在继续,漏壶滴水声与斋宫的寂静形成对比。接着,“长林风起散垆薰”暗示了祭坛周围树林中焚烧的香料随着夜风飘散,营造出神秘而神圣的氛围。
“百灵受职扶元化”表达了众神接受使命,协助万物生长变化,体现了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上帝端居隔朵云"则描绘了天帝高高在上,仿佛被云层围绕,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扈跸军容香雾绕”描述了扈从军队的仪仗队在香雾中行进,增添了威严的气氛。
“登坛人语半空闻”写参与仪式的人们低声交谈,声音在半空中回荡,显得庄重而肃穆。最后两句“十牲载俎终三献,想见明明格异芬”描绘了祭祀中的献祭环节,用十种不同的牺牲祭祀三次,表达了对神明的虔诚和敬意,同时也暗示了仪式的盛大和神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南郊祭祀天地神祗的宏大场面,以及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祈福之情。
书生卯饭动及午,姜糁菜丝烦自煮。
异时甘脆屋渠渠,出自空肠千卷书。
竹间杵臼相敲击,茶不疗饥何苦吃。
泉新火活费裁排,呼奴更挈铜瓶来。
蜀客见之心逐逐,暂借纸窗休茧足。
归欤家在淮湖边,草魁可买无青钱。
不办云腴供粥饮,空有束诗如束笋。
青箬小分鹰爪香,江上拿舟当远引。
丁男负荷力已疲,弱妻稚子颜色悲。
亲戚坟墓谁忍弃,嗟尔岂愿为流移。
春蚕成茧谷成穗,输入豪家无孑遗。
丰年凛凛不自保,凶年菜色将何如。
但忧衔恨委沟壑,岂暇怀土安室庐。
故乡既已不可居,他乡为客将谁依。
黄鸡啄黍白酒熟,去家未久吾怀归。
农桑不事得温饱,见尔令人颜忸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