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兰歌绝,剩魂销到,乱水凄叶。
重湖万点狂雨,惊梦里、鱼龙悲咽。
绿冷蘅皋问几,见湘灵芳褋。
但万里、千里关河,断莽斑斑鬼雄血。
西风惯与愁肠结,向酒边换却清秋节。
吟怀早是凄苦,争忍听、故山哀鴂。
暗幌衰灯,往事纷纷眼底明灭。
只赚取无限苍凉,诉与残宵月。
衰兰歌绝,剩魂销到,乱水凄叶。
重湖万点狂雨,惊梦里、鱼龙悲咽。
绿冷蘅皋问几,见湘灵芳褋。
但万里、千里关河,断莽斑斑鬼雄血。
西风惯与愁肠结,向酒边换却清秋节。
吟怀早是凄苦,争忍听、故山哀鴂。
暗幌衰灯,往事纷纷眼底明灭。
只赚取无限苍凉,诉与残宵月。
这首《雨霖铃》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其风格深沉悲凉,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
开篇“衰兰歌绝,剩魂销到,乱水凄叶”,以衰败的兰花和消散的灵魂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重湖万点狂雨,惊梦里、鱼龙悲咽”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情绪,通过狂雨和鱼龙的悲鸣,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伤的世界。
“绿冷蘅皋问几,见湘灵芳褋”一句,运用了湘水女神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接下来,“但万里、千里关河,断莽斑斑鬼雄血”则将视野拉远,描绘了辽阔的关河之上,英雄的鲜血洒满大地,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悲壮色彩。
“西风惯与愁肠结,向酒边换却清秋节”中,西风与愁肠交织,借酒消愁,却只能换得清冷的秋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紧接着,“吟怀早是凄苦,争忍听、故山哀鴂”两句,诗人的情感更加浓烈,面对故土的哀鸣,内心更是难以承受。
最后,“暗幌衰灯,往事纷纷眼底明灭。只赚取无限苍凉,诉与残宵月”将画面收束,暗淡的灯光下,往事如烟,苍凉的情绪弥漫在空气中,最终化为对残月的倾诉。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之情。
才到中年,节物浑闲,赏心顿轻。
据随分东风,瓶簪柳雪,应时灯夜,棚缀莲星。
自一家春,也三杯酒,巧茧堆香笑语声。
又何须,听那西楼弦管,南陌箫笙。平生。黄卷青灯。
肯珠翠奢华八尺檠。
欲趁队闲嬉,雕鞍宝马,回头猛忆,破案囊萤。
邻曲渔歌,庭除鹤舞,尘外冰轮彻骨清。
人闲处,这炯然方寸,一点长明。
昨登定林山,俯视东南陔。
但见一方白,莫知所从来。
湿银注寒晶,奁以青培堆。
迢迢晻霭中,疑有白玉台。
是夕清风兴,烦云豁然开。
常娥攀桂枝,顾景久徘徊。
杖藜忽高秋,陈迹与子陪。
壮观非复昔,平芜夜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