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参同契》
《参同契》全文
唐 / 希迁   形式: 古风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

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

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

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

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

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

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

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0)
注释
竺土:指佛国净土,此处特指佛教文化发源地印度。
大仙:指佛,这里是对佛陀的尊称。
心:心法,指佛法的核心教义或修行心得。
东西:东西方,这里泛指佛法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
密相付:秘密传承,指佛法精髓以秘传方式流传。
人根:人的根性,即人的资质、悟性等先天条件。
利钝:聪明与愚钝,形容人的理解力和悟性差异。
道:指佛法、大道,这里泛指修行的道路或真理。
南北祖:南北宗派,比喻佛法虽有不同流派,但大道本质并无南北之分。
灵源:比喻佛法的源头,即智慧之源。
皎洁:明亮洁净,形容灵源清澈纯净。
枝派:支流,比喻佛法的各种分支、流派。
暗流注:暗中流淌灌注,形容佛法在悄无声息中广泛传播。
执事:执着于事相,即过于关注具体现象、表象。
元是迷:原本就是迷误,指出执着于事相不利于领悟佛法真谛。
契理:契合于义理,即对佛法教义有深刻理解和把握。
亦非悟:也不等于彻悟,强调契合理义只是修行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门门:各个法门,指不同的修行方法或途径。
一切境:包含一切境界,指法门涵盖各种修行体验和认识层次。
回互:相互交错、相互影响。
不回互:各自独立,指法门间保持各自的独特性。
回而更相涉:相互交织,互相渗透。
不尔:否则。
依位住:各自安住其位,即各法门保持独立而不相混淆。
色本殊质象:色相本质各异,指事物外在形态、颜色等各有不同。
声元异乐苦:声音本源不同乐与苦,指声音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有喜怒哀乐之别。
暗合上中言:暗中契合上乘教义,指深层理解并默默践行高深佛法。
明明清浊句:明了清浊之句分明,指清楚区分佛法中的深奥与浅显、正确与错误。
四大:地、水、火、风,佛教中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
性自复:自然恢复其性,指四大元素各自保持其固有属性。
如子得其母:如同子女得其母体,比喻四大元素与其根本性质之间的关系。
火热风动摇:火性热,风性动,描述火与风的基本属性。
水湿地坚固:水性湿,地性固,描述水与地的基本属性。
眼色耳音声:眼见色,耳闻声,分别指视觉和听觉的功能。
鼻香舌碱醋:鼻嗅香,舌尝味,酸甜苦辣咸,描述嗅觉和味觉的功能以及五味。
然依一一法:然而依据每一法门。
依根叶分布:根与叶各自分布,比喻依据法门的不同,修行内容和次序各有侧重。
本末须归宗:必须从本溯源,强调修行要回归佛法的根本宗旨。
尊卑用其语:遵循高低尊卑的语言秩序,指在阐述佛法时应尊重其内在的逻辑层次和表达规范。
当明中有暗:当光明中有暗藏。
勿以暗相遇:切勿以暗相待,即在理解光明面的同时,不应忽视其中隐含的深意或问题。
当暗中有明:当黑暗中有光明。
勿以明相睹:切勿以明相视,即在面对困惑或困难时,不应忽视其中蕴含的启示或出路。
明暗各相对:明暗二者互为对立,指明暗作为一对矛盾概念相互对应。
比如前后步:如同前后行走的脚步,比喻明暗交替、相辅相成的关系。
万物自有功:万物各有其功能作用,指世间万物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当言用及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强调认识和利用万物特性的重要性。
事存函盖合:事理如同函盖相合,比喻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表面与深层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理应箭锋拄:道理犹如箭矢直指目标,形容真理直接指向问题核心,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
承言须会宗:接受教诲需领悟其宗要,强调理解并把握教诲的核心精神。
勿自立规矩:切勿自行设立规矩,警告不要脱离教诲本意,擅自制定规则或标准。
触目不会道:面对事物未能领悟其道,指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运足焉知路:行走世间又岂能识得正路?讽刺没有方向感、不明道路的人。
进步非近远:修行进步并非距离远近,指修行提升并非取决于时间长短或空间距离。
迷隔山河固:而是能否突破迷障如山河般稳固,比喻修行的关键在于能否克服内心的困惑与障碍。
谨白参玄人:诚恳告诫参研玄妙之人。
光阴莫虚度:切莫虚度宝贵的光阴,强调珍惜时间,积极修行。
翻译
佛国大仙的心法,东西方秘密传承。
人的根性有聪钝之分,但大道不分南北宗派。
灵源清澈明亮,支流暗中流淌灌注。
执着于事相即是迷误,契合于义理也不等于彻悟。
各个法门包含一切境界,相互交错又各自独立。
相互交织而又互涉,否则则各自安住其位。
色相本质各异,声音本源不同乐与苦。
暗中契合上乘教义,明了清浊之句分明。
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自然恢复其性,如同子女得其母体。
火性热,风性动,水性湿,地性固。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酸甜苦辣咸。
然而依据每一法门,根与叶各自分布。
必须从本溯源,遵循高低尊卑的语言秩序。
当光明中有暗藏,切勿以暗相待。
当黑暗中有光明,切勿以明相视。
明暗二者互为对立,如同前后行走的脚步。
万物各有其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事理如同函盖相合,道理犹如箭矢直指目标。
接受教诲需领悟其宗要,切勿自行设立规矩。
面对事物未能领悟其道,行走世间又岂能识得正路?
修行进步并非距离远近,而是能否突破迷障如山河般稳固。
诚恳告诫参研玄妙之人,切莫虚度宝贵的光阴。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参同契》,出自唐代诗人希迁之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禅宗诗,探讨的是心性与道理的奥秘,以及对修行者的指导。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表达了禅师间心法相传的深沉与神秘,而"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则揭示了修行之路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描绘了一种清净而又深远的禅理境界,其中"灵源"象征着心性的清澈,而"枝派"则是修行过程中不可预知的变化和发展。

"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指出了世间万物皆为幻相,对于道理的理解也是难以完全把握。"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强调了对各种境界的观照与体验,不同的心灵状态会有不同的感受。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表明了世间万物各有其形质和声音,每种声音都带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则是对禅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在光明与昏暗之间寻找平衡。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象征着万物归于自然本性,而"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则是对四大元素性质的描述,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作用。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细致描绘了人感官与外界的互动,而"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则是在强调修行时应根据个人的根基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回到根本,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心得。而"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则是告诉我们应在光明中保持警觉,在昏暗中寻找光明,不应被一时的迷失所惑。

最后几句"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则是在告诫修行者要顺应万物的自然法则,不应强加个人意志;在言语上要符合禅宗的真理,不自立规矩;观察世界时,要以心眼去体会,不仅是肉眼所见;脚步踏实地,行走于修行之路,不被迷惑所隔绝。最后,诗人以谨慎的态度提醒那些追求深邃道理的人们,在光明与阴影交替中要保持清晰的判断力。

作者介绍

希迁
朝代:唐

(?—791)唐僧。端州高要人,俗姓陈,号石头和尚。在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衡山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穆宗长庆中敕谥无际大师。有《参同契》。
猜你喜欢

题三山施克端江湖览胜卷次张坦斋韵

乾坤我欲遍经过,世事参商奈老何。

梦绕洞庭秋水阔,心驰禹穴暮云多。

晋阳谩想唐尧迹,蜀道空传李白歌。

访古知君多历览,遗风还似昔年么。

(0)

豫章十咏·其一西山远翠

万古不改色,千寻翠黛饶。

染空寒欲滴,映日暖还飘。

窅窅猿啼暝,翩翩鹤去遥。

望中天路近,飞佩入烟霄。

(0)

拟饮酒效陶渊明十首·其七

门前五株柳,篱边几丛菊。

柳衰枝易疏,菊荣叶更绿。

故人值良辰,相过慰心曲。

丘园登菽苴,床头酒初熟。

引觞还共斟,寒花粲盈目。

翛然适恬旷,遂尔忘局促。

(0)

题枯木竹石寄李公实

罨画溪边水拍堤,绕堤高树倚云齐。

君家正在树深处,满地绿阴山鸟啼。

(0)

北京八咏·其八金台夕照

黄金此地曾延士,极目平川夕照斜。

水绕易城遗霸业,田连督亢属农家。

苍茫暝色烟中树,缥缈晴光雨外霞。

千古高台馀旧址,西风残柳集寒鸦。

(0)

寄徐九鼎

氏族南州派,遗风亦好潜。

幽居邻陆羽,清艺祖蒙恬。

地近傍城角,花深露屋尖。

年来怕徵起,踪迹隐鱼盐。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