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此地曾延士,极目平川夕照斜。
水绕易城遗霸业,田连督亢属农家。
苍茫暝色烟中树,缥缈晴光雨外霞。
千古高台馀旧址,西风残柳集寒鸦。
黄金此地曾延士,极目平川夕照斜。
水绕易城遗霸业,田连督亢属农家。
苍茫暝色烟中树,缥缈晴光雨外霞。
千古高台馀旧址,西风残柳集寒鸦。
这首诗描绘了金台夕照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沉淀之感。首句“黄金此地曾延士”,以黄金象征繁华与尊贵,暗示此处曾是文人荟萃之地,引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接着,“极目平川夕照斜”一句,通过开阔的视野和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水绕易城遗霸业,田连督亢属农家”两句,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平凡交织在一起。易城与督亢,皆为古代地名,这里借以指代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与农耕生活,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苍茫暝色烟中树,缥缈晴光雨外霞”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融合的图景。黄昏时分,烟雾缭绕中的树木显得格外苍茫,而晴日里,雨后的云霞则显得缥缈而绚丽,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千古高台馀旧址,西风残柳集寒鸦”将视角拉回历史,高台虽已成遗迹,但西风吹拂下的残柳与聚集的寒鸦,却赋予了这片土地以生命与故事。这不仅是对过去辉煌的怀念,更是对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台夕照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哲学深度的作品。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馀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