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方翔翥,烟云共卷舒。
八分沿变后,五合会通初。
入妙衣无缝,藏锋刃有馀。
公权陈谠谏,名下果非虚。
鸾凤方翔翥,烟云共卷舒。
八分沿变后,五合会通初。
入妙衣无缝,藏锋刃有馀。
公权陈谠谏,名下果非虚。
这首诗以“鸾凤方翔翥,烟云共卷舒”开篇,描绘了一幅鸾凤翱翔于云雾之中的壮丽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也暗喻了文人墨客的高洁与才华。接下来,“八分沿变后,五合会通初”两句,巧妙地将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演变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入妙衣无缝,藏锋刃有馀”则进一步赞美了书法作品的精湛技艺与深邃意境,仿佛在说,书法作品如同精美的衣物,无一丝瑕疵;又如隐藏的利刃,虽不露锋芒,却蕴含着锐利的力量。这种比喻生动形象,既体现了对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书写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到的审美眼光。
最后,“公权陈谠谏,名下果非虚”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颜真卿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书法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人格与道德的体现。颜真卿以其正直的谏言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后世的赞誉,诗人以此来赞颂书法艺术中蕴含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道德、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月傍层霄,露滋香畹,莲灯照到花关。
一片湘云,教人疑煞仙山。
回肠脉脉谁相似,黄河水、几曲银湾。
笑无端,转尽炉头,熟熟灵丹。
明珠穿破风流蚁,更起来为我,妙解连环。
谢女机丝,鸳鸯绣遍双翰。
黄花插到西风鬓,记重阳、会上追欢。
且盘桓,红袖围炉,共尔消寒。
小楼日日数征帆。忆江南。望江南。
帘外垂杨,帘里曲阑干。
清晓起来帘下坐,揽明镜,拭红绵。梳绿鬟。
绿鬟绿鬟菩萨蛮。花懒簪。泪暗弹。
画也画也画不就,曲曲青山。
换了罗衣,若个念春寒。
传语而今归计稳,打双桨,到门前。三月三。
荆部是吾分,幸得嫔清门。
所悲姑舅弃养,缘薄奉晨昏。
拜展团圞遗像,恍睹倚花坐石,当日敬如宾。
面目似含笑,应喜妇称新。膝前儿,双玉立,好丰神。
执经伯氏游楚,小者我良人。
了髻手攀丹桂,想见爱怜同意,欲看步青云。
愿早策高足,快慰画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