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中年,节物浑闲,赏心顿轻。
据随分东风,瓶簪柳雪,应时灯夜,棚缀莲星。
自一家春,也三杯酒,巧茧堆香笑语声。
又何须,听那西楼弦管,南陌箫笙。平生。黄卷青灯。
肯珠翠奢华八尺檠。
欲趁队闲嬉,雕鞍宝马,回头猛忆,破案囊萤。
邻曲渔歌,庭除鹤舞,尘外冰轮彻骨清。
人闲处,这炯然方寸,一点长明。
才到中年,节物浑闲,赏心顿轻。
据随分东风,瓶簪柳雪,应时灯夜,棚缀莲星。
自一家春,也三杯酒,巧茧堆香笑语声。
又何须,听那西楼弦管,南陌箫笙。平生。黄卷青灯。
肯珠翠奢华八尺檠。
欲趁队闲嬉,雕鞍宝马,回头猛忆,破案囊萤。
邻曲渔歌,庭除鹤舞,尘外冰轮彻骨清。
人闲处,这炯然方寸,一点长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欲望淡然的态度,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寻找乐趣,如赏心的轻松愉悦和与大自然的沟通。
"才到中年,节物浑闲,赏心顿轻" 这几句说明诗人已经步入中年,但对节令中的繁华物品已不再贪恋,而是选择了心灵的平静。
接下来的"据随分东风,瓶簪柳雪,应时灯夜,棚缀莲星" 描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诗人在春天的东风中,随意地享受着生活中的小确幸,如用柳枝插花,用瓶子承接雪花,在夜晚点上灯笼,品味时光的流逝。
"自一家春, 也三杯酒,巧茧堆香笑语声" 则是说诗人在一个家庭的温暖中,与亲朋好友共度美好时光,仅需几杯酒就能感到满足,享受着生活中的点滴欢乐。
至于"又何须,听那西楼弦管,南陌箫笙。平生。黄卷青灯。肯珠翠奢华八尺檠" 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即使是珍贵如黄金的书籍和华丽的装饰,也不再是追求的目标。
"欲趁队闲嬉,雕鞍宝马,回头猛忆,破案囊萤" 则是在描述诗人虽然有过奢侈放纵的一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自然,珍惜与大自然的对话。
后面的"邻曲渔歌,庭除鹤舞,尘外冰轮彻骨清。人闲处,这炯然方寸,一点长明" 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诗人在邻里的小曲中聆听渔人的歌声,在自家庭院中观赏鹤的舞蹈,感受着一种冰清玉洁、彻骨之清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享受之间平衡的追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深刻体悟。
重来君有搀先卜,灯唇昨宵如语。
问讯东湖,年时柳色,犹剩烟中残缕。英游俊侣。
叹范蠡船遥,黄公垆阻。
一曲南庄,更无人过白云坞。乾坤总成逆旅。
化儿多戏剧,颠倒谁谱。
风掩閒门,冰凘老砚,绝代空吟贫女。淹留未许。
早岁晚天寒,又催津鼓。别梦依依,小楼窗日吐。
折花泛舸,又夜浅灯孤,绿阴如许。旧游间阻。
听檐声压酒,醉醒无据。落魄多愁,尚记罗裙雁柱。
向南浦。讶杨柳今朝,腰瘦慵舞。
行遍深院宇,已负了春来,忍教春去。
笑人易误,似山中枕石,顿忘时序。
小榼樱桃,更忆西园胜聚。寄情处。
画当年、满湖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