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骑罗阳出,来日长荻林。
从来无远游,安知山水音。
陵谷几迁变,方能成古今。
驱驰过夏口,涯缺江流侵。
落日水归东,行行不可寻。
慷慨复何益,且活百年心。
数骑罗阳出,来日长荻林。
从来无远游,安知山水音。
陵谷几迁变,方能成古今。
驱驰过夏口,涯缺江流侵。
落日水归东,行行不可寻。
慷慨复何益,且活百年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罗阳出发,穿越长满芦苇的林地,前往夏口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数骑罗阳出”,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一行人从罗阳出发的情景,仿佛画面中已可见马蹄声声,尘土飞扬。接着“来日长荻林”一句,将视线拉向远方,芦苇密布的景象映入眼帘,既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
“从来无远游,安知山水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探索欲,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渴望。山水之声,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响,更象征着心灵深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知。
“陵谷几迁变,方能成古今”则以自然界的变迁为喻,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山陵变为山谷,山谷又可能变成山陵,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唯有通过这样的变迁,才能见证历史的更迭与时代的流转。
“驱驰过夏口,涯缺江流侵”描绘了诗人穿越夏口的情景,江水似乎在侵蚀着岸边,既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落日水归东,行行不可寻”将视角转向黄昏时分,太阳西下,江水向东流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不可追回。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程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把握当下。
最后,“慷慨复何益,且活百年心”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或挑战时的态度——慷慨激昂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振奋,但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坚韧,活出自己的人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