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石交十首·其八》
《哭石交十首·其八》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天下无朋友,左儒享盛名。

黄祖杀祢衡,万古伤人情。

怒作蛟龙吼,剑声何不平。剑声非石声。

虞夏忽焉没,安事象鸟耕。

哭石不及舜,舜死梧水清。

哭石不及禹,禹死稽山峥。

何有于海童,篡日出妖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石交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哭石”为题,表达了对友情逝去的哀悼与感慨。

首句“天下无朋友,左儒享盛名”,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感叹于世间的友情之稀少,而左儒却能享有盛名,反差强烈,引人深思。接着,“黄祖杀祢衡,万古伤人情”引用历史典故,借黄祖杀害祢衡之事,表达了对古代友情悲剧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情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易逝。

“怒作蛟龙吼,剑声何不平”两句,通过蛟龙的怒吼和剑声的不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不平,表达了对友情逝去的深深哀痛。接下来,“剑声非石声”一句转折,指出剑声并非石头的声音,暗含着对友情与物质世界的区别的思考。

“虞夏忽焉没,安事象鸟耕”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明衰落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似乎在问:在文明没落之时,又有什么意义去追求象鸟耕那样的生活呢?

“哭石不及舜,舜死梧水清。哭石不及禹,禹死稽山峥”四句,通过对比舜与禹的死亡,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舜与禹都是古代贤君,但他们的去世并未引起诗人的哭泣,因为真正的友情无法用泪水来衡量。这里通过“梧水清”与“稽山峥”的对比,展现了友情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何有于海童,篡日出妖城”两句,以海童篡日、妖城出现的神话故事结尾,寓意深刻,既是对友情逝去的无奈,也是对世间种种不公与混乱的讽刺。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对友情的哀悼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友情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左蠡

山为飞沙白,江缘涨潦黄。

古今双去鹜,天地一轻航。

隽永还攲枕,牢愁忍别觞。

晴云横不度,何处是柴桑。

(0)

台中听雪

淅沥松厅夜,空山一样声。

冰霜元自劲,水月更添清。

衾薄难留梦,窗虚易得明。

庭乌催奏墨,未晓已先鸣。

(0)

太一宫斋祭呈司封吴舍人

宝钥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无尘。

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

藜杖流光环佩集,锋旗敛影豆笾陈。

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0)

次李阆州禀议三首·其一训狐

顽民迁洛风随改,佞士归唐操立更。

勿怪训狐知气转,铜丸落落便春声。

(0)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三

巴山深处一江流,好着藏书百尺楼。

椳?栌栌浑易得,杏梁桂柱若为求。

(0)

六月二十二日雨中寄余越园津沽

暑雨轩窗尽夕阴,别怀初写重沉吟。

相望咫尺津沽路,一日南东江海心。

人乐有归成隐去,乱生如夏与秋寻。

庭乌岂为飘风止,向母依巢自昔深。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