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内视已超然,一息薰香遍大千。
骇鹿始知身似梦,覆蕉曾悟佛中禅。
袈裟万朵天花里,世界千重梵网边。
重见毗那峰顶上,手开楼阁说因缘。
道人内视已超然,一息薰香遍大千。
骇鹿始知身似梦,覆蕉曾悟佛中禅。
袈裟万朵天花里,世界千重梵网边。
重见毗那峰顶上,手开楼阁说因缘。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题梦焦轩》,通过对梦境与禅境的描绘,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首句“道人内视已超然”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超越世俗,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接着,“一息薰香遍大千”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宇宙的感悟,仿佛香气能穿越整个大千世界。
“骇鹿始知身似梦”运用了鹿惊醒的比喻,暗示诗人从梦境中醒来,认识到自身的虚幻,如同惊鹿般警觉。而“覆蕉曾悟佛中禅”则借覆蕉的故事,传达出对佛教禅理的深刻理解,表明诗人已经参透了生活的无常和禅宗的智慧。
“袈裟万朵天花里”描绘了一幅佛国景象,诗人仿佛置身于盛开的花海之中,身披袈裟,体现了其对佛法的亲近和向往。“世界千重梵网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尘世的视野,将世界置于神圣的梵网边缘,显得庄严肃穆。
最后两句“重见毗那峰顶上,手开楼阁说因缘”,诗人想象自己再次登临佛教名山毗那峰,手启楼阁,讲述着因果轮回的道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熟虑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融合禅意与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禅修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
欧风日东渐,学说竞趋新。
莘莘黉舍子,六籍谁复亲。
《法言》久覆瓿,《论语》可代薪。
迂儒不解事,矩薙守先民。
庄生尝窃笑,章甫适文身。
徒然抱残缺,终恐委灰尘。
祖龙恣焚坑,孔壁未尽湮。
吾观今日事,酷烈甚暴秦。
浮生无百年,遘此大化沦。
成毁何足道,掩卷潜悲辛。
今日何日江水长,波平溟渤山苍苍。
黄云酿雨天欲霜,月躔箕毕星垂芒。
青枫叶赤彫猗桑,群欣魄兔忘商羊。
美人珠箔调青商,一弹两鼓仙灵翔。
低集鹓鸾高凤凰,斗宫之侧薇垣傍。
萝披荔拂骄虎伥,磨牙拇血思截舫。
日测银汉排津梁,星君笑视狎且狂。
疑通土伯幽都望,丛菅湿食如餦餭。
颂则降福违不祥,横横太白精凝光。
作彗西指纷旗枪,倒行不顾经躔伤。
群仙嬉游旌麾飏,俯首杂沓逐队行。
句陈奎壁圜徜徉,晖台黯黯豸化装。
湔涤尘末倾杓浆,美人内顾依象床。
白雪失和空云襄,朱弦胶柱殊笙簧。
安得奔月亲天香,群真谐乐嘉清扬,履舄戋戋视八荒。
《今日何日行》【清·阚凤楼】今日何日江水长,波平溟渤山苍苍。黄云酿雨天欲霜,月躔箕毕星垂芒。青枫叶赤彫猗桑,群欣魄兔忘商羊。美人珠箔调青商,一弹两鼓仙灵翔。低集鹓鸾高凤凰,斗宫之侧薇垣傍。萝披荔拂骄虎伥,磨牙拇血思截舫。日测银汉排津梁,星君笑视狎且狂。疑通土伯幽都望,丛菅湿食如餦餭。颂则降福违不祥,横横太白精凝光。作彗西指纷旗枪,倒行不顾经躔伤。群仙嬉游旌麾飏,俯首杂沓逐队行。句陈奎壁圜徜徉,晖台黯黯豸化装。湔涤尘末倾杓浆,美人内顾依象床。白雪失和空云襄,朱弦胶柱殊笙簧。安得奔月亲天香,群真谐乐嘉清扬,履舄戋戋视八荒。
https://shici.929r.com/shici/6McHPAuZm.html
乘槎欲访三神山,蓬莱咫尺风引还。
炼石五色亦何有,谁信娲皇补天手。
山林钟鼎两不成,何如独坐援孤琴。
醉折幽兰弹古调,空山寂寞无知音。
昨者别兄偶弄指,天风海涛入焦尾。
余音袅袅千里闻,谁识天涯有钟子。
先生当世推经神,主持坛坫三十春。
忽听巴音和白雪,喜舞奚翅登龙门。
中散许传《广陵散》,一洗俗耳筝琶新。
瓦釜雷鸣奚足论,得一知己死何恨。
一弹再鼓忘形骸,孤月寥天印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