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湮旧迹,遗恨寄沧桑。
蛙部留荒苑,萤灯剩野塘。
箫来吹市散,梅尽教村凉。
犹见溪山外,寒鸦戍夕阳。
古城湮旧迹,遗恨寄沧桑。
蛙部留荒苑,萤灯剩野塘。
箫来吹市散,梅尽教村凉。
犹见溪山外,寒鸦戍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沉淀与自然风光的画面。首联“古城湮旧迹,遗恨寄沧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古城的遗迹被岁月所淹没,那些过往的遗憾与悲痛仿佛都寄托在了这无尽的沧桑之中。接下来的“蛙部留荒苑,萤灯剩野塘”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荒凉与寂静的氛围,蛙声与萤火虫的微光在荒废的苑囿与野塘中回响,更添了几分凄美与孤寂。
“箫来吹市散,梅尽教村凉”则将视角转向了夜晚的市集与乡村,箫声悠扬,似乎在催促着忙碌一天的人们归家,市集渐渐散去,而梅花凋零,给村庄带来了凉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犹见溪山外,寒鸦戍夕阳”收尾,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溪流与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而寒鸦栖息于枝头,似乎在等待夜幕的降临。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终会归于平静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美景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门当竹径,鹭管苔矶,烟波自有闲人。
棹入孤村,落照正满寒汀。
桃花远迷洞口,想如今、方信无秦。
醉梦醒,向沧浪容与,净濯兰缨。
欸乃一声归去,对笔床茶灶,寄傲幽情。
雨笠风蓑,古意谩说玄真。
知鱼淡然自乐,钓清名、空在丝纶。
笑未已,笑严陵、还笑渭滨。
奇峰相对接珠庭。乍微晴,又微阴。
舍北江东,如盖自亭亭。
翻笑天台连雁荡,隔一片、不逢君。
此中幽趣许谁邻。境双清。人独清。
采药难寻,童子语山深。
绝似醉翁游乐意,林壑静、听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