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一宫斋祭呈司封吴舍人》
《太一宫斋祭呈司封吴舍人》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宝钥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无尘。

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

藜杖流光环佩集,锋旗敛影豆笾陈。

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gōngzhāichéngfēngshèrén
sòng / hóngkuí

bǎosuǒhōngxiāochénfēngtiánxuějìngxiānchén

dōnghuángtàitánxiǎoshìjièqiānqīngchūn

zhàngliúguānghuánpèifēngliǎnyǐngdòubiānchén

zhànggānquánzǎotiānjiātàidàoxīn

翻译
宝钥声震动天际,迎接清晨的玉色黎明。
在风平雪止后的早晨,世界广大如千春万春。
手持藜杖的仙人聚集,彩环佩饰闪耀,战旗收起,祭祀用品排列整齐。
音乐歌颂需借甘泉之才,以赞美天家太平盛世,道法更新。
注释
宝钥:象征着重要的钥匙或权力。
轰霄:声势浩大,震动天空。
玉晨:形容清晨的明亮和纯洁。
东皇太一:古代神话中的天地主宰。
紫坛:紫色的神坛,象征神圣之地。
大千:佛教用语,指宇宙广大无边。
藜杖:藜草做的手杖,常用于仙人或长者。
流光环佩:流动的光环和佩戴的饰品,形容仙人的形象。
锋旗:战旗,这里可能象征庆典或仪式。
敛影:收起影子,暗示仪式庄重。
甘泉笔:比喻有才华的文人。
斧藻:修饰文字,赞美之意。
泰道:太平之道,指国家安定繁荣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太一宫举行祭祀仪式的壮观景象。"宝钥轰霄启玉晨"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开启宫门的庄重与神圣,如同天籁之音唤醒了新的一天。"风恬雪霁净无尘"则渲染了环境的清朗和洁净,为祭祀增添了祥瑞之气。

"东皇太一紫坛晓"点明了祭祀对象——东皇太一,紫坛象征着神秘而崇高的祭祀场所,早晨的阳光洒落,更显其神圣。"世界大千青陆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祭祀的影响力比喻为春天般带给世间万物生机。

"藜杖流光环佩集"描绘了参加祭祀的官员们身着华服,手持藜杖,环佩叮当作响,聚集一堂。"锋旗敛影豆笾陈"则展示了祭祀现场的肃穆和准备就绪,豆笾陈列,象征着丰盛的祭品。

最后两句"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表达了对司封吴舍人的赞美,认为他有如甘泉之笔,能写出赞美祭祀、歌颂太平盛世的佳作,为皇家增添新的气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宋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盛大,以及对文人墨客才情的推崇。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贺柴舍人新入西掖

早折蟾宫第一枝,纶闱恩命苦何迟。

久为俗吏殊无味,合掌王言亦有时。

好继忠州文最盛,应嫌长庆格犹卑。

他年莫忘中吴宰,六里山前歌紫芝。

(0)

和郡僚题李中舍公署

树影池光映晓霞,绿杨阴下吏排衙。

闲拖屐齿妨横笋,静拂琴床有落花。

地脉暗分吴苑水,厨烟时煮洞庭茶。

青宫词客多闲暇,按曲飞觞待岁华。

(0)

戏和寿州曾秘丞黄黄诗

黄黄真是小巫娥,买恐千金价不多。

别母语娇空有泪,对人声颤未成歌。

产从南国胜桃李,携去东山隐薜萝。

滁上老郎无妓女,草玄读易拟如何。

(0)

戏郑曾二老

两编千片白雪茧,六百二斗青铜钱。

不辞破费十日产,要向几上追前贤。

前贤已死不可慕,世上流传只佳句。

不寻断简赏心符,定自前贤无觅处。

郑翁知我用意诚,云有甲乙分馀明。

卢仝书到孟郊富,李老被酒张翁醒。

当时储馆典雠校,今日取送传芳馨。

分多析少每如此,翁甑百金杯千羹。

北邻老子苦好客,悬箪过午须宾食。

昨朝唤客啖鹅炙,十字浮光汤饼滑。

须臾碾畔百尘飞,语是奴童破圭璧。

此翁香串数百枚,一一啖客当千回。

啜香饱炙勘诗谱,但度流年无所苦。

(0)

挽何无适

二五之英,清通莹彻。有钟于躬,非贤则哲。

乌乎无适,自幼卓绝。奴仆选骚,铨衡庄列。

鞭霆走电,不可追籋。一操而存,肃整辔辙。

著书未就,不幸短折。既赋以奇,未易泯灭。

世外精神,笔头风月。有阅斯立,有妥斯魄。

既妥尔魄,既筑尔阡。是曰反终,是曰归全。

人生斯世,岂必百年。欲动情胜,万事出焉。

孰好孰恶,孰媸孰妍。孰过而改,孰善而迁。

一征物表,浩浩其天。风定水止,月印万川。

阴阳不独,动静不偏。既静复动,太极烱然。

(0)

和元遗山太山古句

我来拜邹鲁,舟过歌凤台。

登峄仰东蒙,自谓高矣哉。

及登东山顶,天级真难阶。

河渎走罅漏,嵪陵塌埏垓。

己大物自小,夙学得所谐。

圣贤分地步,高下随其材。

于道既有觉,沿崖剔碑苔。

七十二君者,谬迷良可哀。

王侯鬨蚁穴,休王滋无涯。

三千六百期,治忽知几回。

悠哉身后史,聊尔生前杯。

大块囿躯壳,客气行风雷。

神功一收敛,非去亦非来。

试出亭毒表,岱峰赤微埃。

安得铁柄帚,埽尽兀突堆。

上下一无极,释然畅虚怀。

平明下山去,天门挂芒鞋。

金童玉女夹道迎,鸾铃凤翟红云开。

道逢明复与守道,拊肩携手歌崔嵬。

谓予如欲看白日,请骑黄鹄同上无色空界外。

苍梧帝子正与彼,倏忽混沌高卧真蓬莱。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