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奕的《和元遗山太山古句》,创作于宋末元初。王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在诗歌中展现了对自然山川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怀的抒发。
诗人在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神游之旅,“我来拜邹鲁,舟过歌凤台”表明了诗人的文化自信与精神追求。接着,“登峄仰东蒙,自谓高矣哉”显示出诗人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之情和个人境界的提升。
在“及登东山顶,天级真难阶”一句中,诗人的语言显得更加沉稳和深邃,通过对比地势的高低,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理解,即每个人的位置不同,但都有其价值所在。
接下来的“河渎走罅漏,嵪陵塌埏垓”则描绘出一幅山川变迁、自然力大无比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紧接着,“己大物自小,夙学得所谐”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视。
“圣贤分地步,高下随其材”一句则是对人才和位置匹配的智慧感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于道既有觉,沿崖剔碑苔”显示出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与实践。
在“七十二君者,谬迷良可哀”中,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对当下世态的感慨。而“王侯鬨蚁穴,休王滋无涯”则是对权力更迭和王朝兴衰的一种深刻反思。
接下来,“三千六百期,治忽知几回”一句中,诗人通过时间的长短来探讨治世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紧接着,“悠哉身后史,聊尔生前杯”则是对生命和历史的一种感慨,同时也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
“大块囿躯壳,客气行风雷”一句中,诗人通过宇宙万物的比喻,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命运的一种敬畏之情。而“神功一收敛,非去亦非来”则是对生命与时间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
在后续的描述中,“试出亭毒表,岱峰赤微埃。安得铁柄帚,埽尽兀突堆”等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再现了个人对于山川之美的独特感受。
“上下一无极,释然畅虚怀”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紧接着,“平明下山去,天门挂芒鞋”则是对旅行结束后的感慨,同时也是对未来生活态度的一种期待。
“金童玉女夹道迎,鸾铃凤翟红云开”等句,则是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一种美好想象,反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愿望。而“道逢明复与守道,拊肩携手歌崔嵬”则是对友情和道德修养的一种赞颂。
最后,“谓予如欲看白日,请骑黄鹄同上无色空界外。苍梧帝子正与彼,倏忽混沌高卧真蓬莱”等句,则是诗人对精神飞翔和道德修为的一种理想追求,同时也是对个人生命境界的极致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奕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表现出他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于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