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黄真是小巫娥,买恐千金价不多。
别母语娇空有泪,对人声颤未成歌。
产从南国胜桃李,携去东山隐薜萝。
滁上老郎无妓女,草玄读易拟如何。
黄黄真是小巫娥,买恐千金价不多。
别母语娇空有泪,对人声颤未成歌。
产从南国胜桃李,携去东山隐薜萝。
滁上老郎无妓女,草玄读易拟如何。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宋代创作的,与寿州曾秘丑黄黄的诗体并韵进行和咏。全诗通过对黄黄(一种鸟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之美好以及自然万物之珍贵的赞美。
首句“黄黄真是小巫娥,买恐千金价不多”以比喻的手法,将黄黄比作小巫娥(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小鸟),强调了黄黄的稀有与价值非凡。这里的“千金”并不仅指物质上的贵重,更隐含着精神层面的珍贵。
接着,“别母语娇空有泪,对人声颤未成歌”则描绘了黄黄离别母亲时的场景,通过“语娇空有泪”和“声颤未成歌”,传达出黄黄的哀伤与不舍,以及它那尚未完全表达出来的情感。
第三句“产从南国胜桃李,携去东山隐薜萝”中,诗人通过对黄黄生于南国、胜过桃李,以及携带它们隐居东山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美丽,以及诗人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滁上老郎无妓女,草玄读易拟如何”则是对黄黄在滁州(今安徽全椒县一带)上空自在地飞翔,而没有遇到能够理解它歌声的对象的描写。这里的“老郎”指的是诗人自己,“无妓女”暗示着没有知音,最后“草玄读易拟如何”则是诗人在思考,自己的诗词如果像古圣先贤的《易经》般深奥,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黄黄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之美、自然界之珍贵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节义真大闲,浮生仅朝露。
谁谓捐生仁,乃出两荆布。
济济冠佩徒,讲习亦有数。
临难辄易心,宁愧所学负。
忆昨大江西,凶逆啸而聚。
皎皎双白璧,不受纤尘污。
一死等鸿毛,裕若身为度。
颇闻官氏宗,自昔遵王路。世德贻范谟,奕叶昌?祚。
丈夫槩可知,大节况童孺。
诏旨揭门闾,褒旌岂虚誉。
卜居邻泮宫,道在地亦偏。
过庭悲失怙,礼学思绍先。
惟白乃受采,所贵敦其原。
藏修面西牖,日章由闇然。
惜阴驹过隙,养和玉生烟。
室中更何有,泓颖清辉联。
爽气忽朝来,举头见龙泉。
天光与云影,静昼时盘旋。
道心永无寐,坐对冰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