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
宋家池上瑞莲生,袅袅出丛抽一茎。
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
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
花落莲成碧于卵,瑟瑟尘轻熨人眼。
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
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
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瑞莲无路达冕旒,也随众卉老池头。
吏民归美贺郡守,敢贪天功为己有。
古来善政数杜诗,桑无附枝麦两歧。
瑞莲信美产兹土,起予谩作闲歌辞。
年年更愿再熟稻,仓箱免使吾民饥。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
宋家池上瑞莲生,袅袅出丛抽一茎。
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
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
花落莲成碧于卵,瑟瑟尘轻熨人眼。
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
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
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瑞莲无路达冕旒,也随众卉老池头。
吏民归美贺郡守,敢贪天功为己有。
古来善政数杜诗,桑无附枝麦两歧。
瑞莲信美产兹土,起予谩作闲歌辞。
年年更愿再熟稻,仓箱免使吾民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城五月的美丽景象,荷花竞相开放,宋家池上更是生长着瑞莲。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和谐美好的向往,以及希望善政永续、民众安居乐业的心愿。
在这首诗中,“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开篇便营造了一种明媚的春日景色,而“宋家池上瑞莲生,袅袅出丛抽一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美好景象。特别是“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这里通过对荷花的精细描绘,不仅彰显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让人感受到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中“九疑”可能指的是长沙附近的九岭山脉,这里通过对远处山色与近处水面的描绘,增添了一份淡远和深邃。而“花落莲成碧于卵,瑟瑟尘轻熨人眼”则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盛开后必将凋零的自然规律的一种接受与赞美。
在后半部分,“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中的“萧郎”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而“弄玉”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俗的高洁情操。这一段落让人联想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随后,“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万物更新、生生不息这一现象的赞赏,并且希望这种美好的景象能够传颂于世,而“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则显露出诗人对于君主有明智命令、压制过度祥瑞物的期望。
最后,“吏民归美贺郡守,敢贪天功为己有。古来善政数杜诗,桑无附枝麦两歧。瑞莲信美产兹土,起予谩作闲歌辞”中“吏民归美贺郡守”表达了百姓对美好政绩的赞誉,而“敢贪天功为己有”则批评了一些官员自私地将天赋之物据为己有的行为。接着,“古来善政数杜诗,桑无附枝麦两歧”通过引用历史上好的政治和农业比喻,强调了良好政策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而“瑞莲信美产兹土,起予谩作闲歌辞”则表达了诗人对荷花这一自然之物的喜爱,以及创作这首诗的初衷。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诗篇,它通过描绘江城五月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政通人和以及自然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