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诗人站在江边的一座百尺高楼上,眺望着楼前的千里长道,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广阔天地的畅快。"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一句,既写出了诗人胸襟开阔、视野宽广,也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
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非完全隔绝于世事之外。"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外界动乱的了解和担忧,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打扰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切,只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闲适生活,尤其在多事之秋,更觉得闲适无为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态度。他自信地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迷失方向;他也坚定地宣告,即将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而这种决定并非迫于无奈,反倒是一种主动的追求。"归山未为老"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对年龄和生命意义理解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浮云不可扫,落日春光老。
过雨碎飞花,夕阳薰细草。
蝶怨晓风忙,蝉爱浓阴好。
东郊车马停,西园芰菱早。
有客有客自弹琴,一曲南薰舒素抱。
恍如江上水龙吟,乍觉游鱼浮绿藻。
飘飘清响入云霄,仙子乘鸾羽衣皓。
东风吹尽锦堂春,白眼青天歌浩浩。
知音千古者云谁,我欲从之向霞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