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风光图,融合了对美好时光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开篇"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北堂的红草与南湖的碧水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又都沐浴在盛开的花朵之中,营造出一种繁华而不失宁静的氛围。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两句,则从时间流转的角度,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轮回的一幕。晨昏之间,金黄色的花朵绽放又凋谢,而衣襟上沾湿的露珠则隐喻着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无常。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青春易逝的哀愁。"妍华"指的是美好的容颜和青春,而"关山千万重"则是比喻人生的艰辛与重重障碍。
最后两句"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情义易散的感慨。"人情一去"强调了一段情谊、一份记忆的不可复返,而"欲赠怀芳怨不逢"则透露了诗人想要留住美好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悲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有对青春易逝的哀愁,也有对人间情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