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南曲八首·其七》
《江南曲八首·其七》全文
唐 / 刘希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0)
注释
北堂:指家庭或居所的正厅。
红草:红色的草,可能指特定植物。
盛䒠茸:形容草长得茂盛如丝绒。
南湖:南方的湖泊。
芙蓉:荷花的别称。
朝游:早晨出游。
暮起:傍晚归来。
金花:泛指秋季盛开的花朵。
罗裳:华丽的裙子。
珠露:露珠,比喻晶莹的泪珠或珍贵的液体。
妍华:美丽的容貌或青春年华。
三五岁: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关山:泛指远距离的山川,这里可能象征困难或阻隔。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一去无还日:一旦失去就不再回头的日子。
怀芳:怀念美好的事物,此处指爱情或友情。
怨不逢:遗憾未能遇到合适的人。
翻译
北堂上红草繁茂如丝绒,南湖中碧波映照着芙蓉。
早晨游玩傍晚归来,金黄色的花朵已全部凋零,渐渐感到衣裳上的露珠更显浓厚。
惋惜自己青春只有三五年,已感叹前方关山阻隔重重无数。
人世间的感情一旦消逝就不再回头,想赠送芳香却遗憾未逢知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风光图,融合了对美好时光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开篇"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北堂的红草与南湖的碧水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又都沐浴在盛开的花朵之中,营造出一种繁华而不失宁静的氛围。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两句,则从时间流转的角度,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轮回的一幕。晨昏之间,金黄色的花朵绽放又凋谢,而衣襟上沾湿的露珠则隐喻着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无常。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青春易逝的哀愁。"妍华"指的是美好的容颜和青春,而"关山千万重"则是比喻人生的艰辛与重重障碍。

最后两句"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情义易散的感慨。"人情一去"强调了一段情谊、一份记忆的不可复返,而"欲赠怀芳怨不逢"则透露了诗人想要留住美好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悲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有对青春易逝的哀愁,也有对人间情义的珍惜。

作者介绍
刘希夷

刘希夷
朝代:唐   字:延之(一作庭芝)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生辰:约651年-约680年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猜你喜欢

朽蠹

六经以外难窥测,老去方知学尚荒。

谁笑半生惟祭獭,漫陈百轴似搬姜。

可怜努力终无补,况值衰年更善忘。

自分此身成朽蠹,奈他嗜好在巾箱!

(0)

水田福德祠,余少时偕弟藻亭读书处,近渐废圮,命儿辈重新之,感赋·其二

里闾轮奂改,今莫醵金迟。

藉此灵光在,长将肸蚃期。

衣冠尊古貌,豚酒拜群儿。

一瓣心香祝,连床记早时。

(0)

和郑伯兴上陵三首·其一

郁郁诸陵浮地起,恢恢玄极倚天开。

虚传龙驭宾天府,实见麒麟卧草莱。

望阙众星同绕斗,吟诗一客独登台。

楚歌郢曲多遗调,试续离骚不可哉。

(0)

过徐州谒闵祠三首示周生荣朱兼寄州守陆生时望掌教周生易·其二

稚年孝友自天成,达变全经孰与能?

放眼直从千古看,重华经变可同称。

(0)

太平道中观石壁次韵二首·其二

景浓不可泥,情缓故无疲。

称意崖云丽,伤心壁月奇。

久婴性尔癖,太瘦是吾诗。

微意凭谁诉,峰头病鹤知。

(0)

为永顺彭宣慰题四首·其一天章阁

云汉昭宸极,人间一阁张。

始知天广大,不外照辰阳。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