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提寺上方晚眺》
《菩提寺上方晚眺》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fāngwǎntiào
táng / bái

lóugāoshùqiǎnshēnshānguāngshuǐmíngchénchén

sōngyānbànjuànqīngxiāolàngpíng绿qīn

fēiniǎomièshíyuǎnfēngláichùhǎokāijīn

shuízhīzānyīngnèichángxiāoyáozàixīn

翻译
高楼低阁,树木有远有近,山色与水光在暮色中渐渐沉寂。
嵩山的雾气如半卷的青色绸帐,伊河的波浪仿佛平铺的绿色丝绸被褥。
飞鸟归巢时正是极目远望的好时机,远方吹来的风适合敞开衣襟享受。
谁能想到在官场之中,还有人能保持这样一颗逍遥自在的心。
注释
楼阁:高楼和低矮的阁楼,泛指建筑群。
高低: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高高低低。
树浅深:树木的疏密,或远近,形象描绘景物层次。
嵩烟:嵩山的雾气,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
青绡幕:青色的薄纱帷幕,比喻轻盈的雾气。
伊浪:伊河的波浪,伊河是黄河支流。
绿绮衾:绿色的绸被,比喻水面平静如绸缎。
极目:尽目力所及,形容眺望远方。
开襟:解开衣襟,常用来表示心情舒畅,无拘无束。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借指官员。
逍遥自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景象,楼阁、树木、山光、水色交织出一片宁静深远的氛围。嵩烟和青绡幕相互映衬,伊浪和绿绮衾平铺开来,都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飞鸟灭时宜极目,表现了诗人希望放眼望去,让心灵得到片刻的解脱。远风来处好开襟,则是表达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的愿望。

最后两句“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中却保持着一份超脱和自由。簪缨常指束发用的饰物,这里用来比喻尘世的羁绊,而“不离”则意味着即使在羁绊之中,内心仍能保持逍遥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超脱尘世的向往。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其六

安子山前使者家,桄榔椰叶翠交加。

知君来岁重修贡,饱看皇都二月花。

(0)

和同年马仲皋咏文韵·其二

妖香冶艳底须誇,绝好姚黄魏紫家。

一种天然清水上,爱花须让爱莲花。

(0)

题钱唐春游卷

银鞍白马少年游,十里朱帘上玉钩。

为问别来新柳色,春风得似旧杭州。

(0)

寄广西参政刘允中

重臣授钺殿南邦,五月旌旗过上江。

青带碧簪环画省,绿沉金锁护油幢。

峒丁万笠春耕野,海估千船晓渡泷。

铜柱南边相忆处,尺书难寄鲤鱼双。

(0)

题信州戈阳周竹窗嘉竹图

戈水徵君周竹窗,传家累叶尚敦庞。

高门即见朱轮十,瑞节先看碧玉双。

翠凤并巢依积雪,苍龙分影媚清江。

徐公对此尤能赋,予欲东游共酒缸。

(0)

追赋鲍元茂南墅·其一

南州尽烽火,南墅尚亭台。

野水随田合,山云碍石开。

乾坤双转毂,岁月一深杯。

俛仰浑如昨,无由化鹤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