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元明罗仲共赋郡池白莲仆时在淮西十二月中休方德脩始出巨轴追和》
《张元明罗仲共赋郡池白莲仆时在淮西十二月中休方德脩始出巨轴追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花似当时傅粉郎,不须汤饼试新妆。

固知桃李无国色,犹恐兰荪是俗香。

人在匡庐新结社,诗传淮楚梦还乡。

波沉不见香罗袜,空向牛腰得夜光。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张元明罗仲共赋郡池白莲仆时在淮西十二月中休方德脩始出巨轴追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比喻,展现了对白莲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花似当时傅粉郎”,以“傅粉郎”比喻白莲,形象地描绘了白莲如同年轻俊美的男子,肌肤如雪,光彩照人,表达了诗人对白莲之美的赞叹。接着,“不须汤饼试新妆”,进一步强调了白莲自然纯净之美,无需任何装饰,自有一种脱俗的魅力。

“固知桃李无国色,犹恐兰荪是俗香”,通过对比桃李与兰花、香草,突出了白莲的独特之处。桃李虽为春日之花,但其美仅限于一时;而兰花、香草虽有香气,却可能被世人视为过于普通。白莲则不同,它不仅拥有国色天香,更因其高洁而不染尘埃,成为诗人笔下不可多得的佳品。

“人在匡庐新结社,诗传淮楚梦还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庐山新结的友谊,以及通过诗歌传达思念之情,仿佛在梦中回到了故乡。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波沉不见香罗袜,空向牛腰得夜光”,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湖水波光粼粼,白莲的香气似乎随风飘散,连同那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香罗袜”一同消失在水中。然而,诗人的心中却仿佛能感受到那如夜明珠般明亮的光芒,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记忆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白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乡愁的深切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今存吹

梯云劲旅倚孱颜,径出盘雕落雁间。

波浪远翻图库水,风云高护格登山。

千屯此日开榆塞,十箭当时阻玉关。

碎叶长川流不极,犹悬边月照潺湲。

(0)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四

到日先传领督催,无端堂帖复追回。

间心检点流人册,枨触西川御史台。

(0)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十四

小雅诗传考牧篇,僸偶有唱谱新编。

阿谁惯打鸡娄鼓,与我同绉马尾弦。

(0)

伊江杂诗·其八

尔岂通黄教,偏将祸福兴。

圆身工宛转,捷足任骞腾。

爱极称如父,清修或偶僧。

关门未许入,砂碛竟何能。

(0)

寒食偶成·其一

伊犁河上值清明,东距关门尚百程。

今日万山深处坐,雨花如梦扑帘旌。

(0)

和少陵六绝·其三

虞歌有派传风雅,汉选何名续楚骚。

嵇阮嗣音副人意,也难蓦地拜刘曹。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