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公北堂幽,背郭出尘外。
登临揽万象,气宇自怡泰。
目寄孤归鸿,道存不下带。
山水含清晖,况复总其会。
隔岸列乔松,亭亭若车盖。
云过矫虬龙,风来听竽籁。
于此省借留,饥民斯有赖。
爱公北堂幽,背郭出尘外。
登临揽万象,气宇自怡泰。
目寄孤归鸿,道存不下带。
山水含清晖,况复总其会。
隔岸列乔松,亭亭若车盖。
云过矫虬龙,风来听竽籁。
于此省借留,饥民斯有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北堂的幽静生活,他远离尘嚣,背靠城郭。在登高临眺之时,他将万物景象尽收眼底,心中感到自在和满足。他目送归鸿孤独地飞翔,却不愿意自己的脚步留在地面。山水间蕴含着清晖的气息,这一切美好都被诗人融会贯通。在对岸,挺拔的松树如同车盖一般亭亭玉立。云端有龙形之虬脉横越,风起时便能听到悠扬的笙声。在这般环境中,诗人不禁想要停留片刻,而这里也成为了饥饿百姓所依赖的地方。
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诗和宫廷仕进诗特点的佳作。
殉名思马革,殉利同即蛆。智仅脱虎口,忠能?江鱼。
前踬后愈愤,众毁吾独誉。
劳神役百感,所得惟高车。
一念忽超脱,万事皆成虚。
行止但无心,亦如云卷舒。
放浪广莫境,优游心远庐。
黑白非所计,且愿复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