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重秋初,流萤无力光难定。暗苔幽径。
别是清凉境。何处箫声,夜半凭栏听。重门静。
月明风冷。一院梧桐影。
露重秋初,流萤无力光难定。暗苔幽径。
别是清凉境。何处箫声,夜半凭栏听。重门静。
月明风冷。一院梧桐影。
此词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之景,露重而凉,萤火虫在微弱的光芒中显得无力,难以稳定。幽径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清凉。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暗苔幽径”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接着,词人引入了“何处箫声,夜半凭栏听”的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深夜独自聆听箫声的画面。箫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让人不禁心生遐想。这种以声音作为线索,引导读者感受情感与意境的手法,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最后,“重门静。月明风冷。一院梧桐影”几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重门紧闭,月光洒落,微风吹过,梧桐树影摇曳,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秋夜图景。这里的“月明风冷”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词人内心的情感状态,给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寂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世界,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我非恶旨酒,好饮而不能。
方其临觞时,直欲举斗升。
若有物制之,合龠已不胜。
岂独观者笑,心亦甚自憎。
正如疾逆虏,愤切常横膺。
蹭蹬忽衰老,何由效先登。
上天无长梯,系日无长绳。
可叹固非一,壮志空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