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月有馀光,秋树无浓影。
野烟浩无际,陂路行愈永。
堰声何澎湃,露气正凄冷。
忽然客愁破,更觉诗律整。
昔人千载意,忙里一笑领。
山林岂难归,吾计自不猛。
晓月有馀光,秋树无浓影。
野烟浩无际,陂路行愈永。
堰声何澎湃,露气正凄冷。
忽然客愁破,更觉诗律整。
昔人千载意,忙里一笑领。
山林岂难归,吾计自不猛。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晓月余晖洒在秋树上,却不见浓密的树影,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野外的烟雾弥漫无边,诗人沿着陂路行走,路途似乎更加漫长。远处传来水堰的澎湃之声,露气带着寒意,触动了诗人的思绪。
然而,就在这样的旅途中,诗人的愁绪被这自然景色和声音所打破,他感到诗兴盎然,韵律更为严谨。诗人借此情境,领悟到古人的情感意境,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从自然中觅得片刻的诗意与宁静。他深思山林生活的吸引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并不急于归隐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感悟,以及对仕途与隐逸之间平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