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淡月疏星,闺房永夜珠帘卷。
纱窗风紧,银屏灯暗,慵开书卷。
树杪秋深,天涯信断,有怀难遣。
算几多离恨,凭谁共语,都付与、清商怨。
漫把金徽轻按,怕因愁、指随心乱。
人琴无恙,山长水阔,甚时重见。
弦外知音,意中同调,目穷鸿远。
但柔肠一缕,和它香篆,百回千转。
明河淡月疏星,闺房永夜珠帘卷。
纱窗风紧,银屏灯暗,慵开书卷。
树杪秋深,天涯信断,有怀难遣。
算几多离恨,凭谁共语,都付与、清商怨。
漫把金徽轻按,怕因愁、指随心乱。
人琴无恙,山长水阔,甚时重见。
弦外知音,意中同调,目穷鸿远。
但柔肠一缕,和它香篆,百回千转。
这首《水龙吟》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女子独坐闺房,思念远方的情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河”、“淡月”、“疏星”、“珠帘”、“纱窗”、“银屏”、“书卷”、“秋深”、“天涯”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明河淡月疏星”,描绘了夜晚天空的景象,明河指的是银河,淡月和疏星则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遥远感。“闺房永夜珠帘卷”,写出了女子在长夜中独自卷起珠帘,面对空旷的房间,内心情感的流露。“纱窗风紧,银屏灯暗,慵开书卷”,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女子懒于开启书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暗示了她内心的疲惫与孤独。“树杪秋深,天涯信断,有怀难遣”,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秋天的深处,也无法传达心中的思念。“算几多离恨,凭谁共语,都付与、清商怨”,表达了女子对于离别之苦的无奈与哀怨,所有的痛苦都只能寄托于音乐之中。“漫把金徽轻按,怕因愁、指随心乱”,女子试图通过弹琴来排解内心的愁绪,但又担心琴声会随着内心的波动而变得杂乱无章。“人琴无恙,山长水阔,甚时重见”,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尽管人和琴都没有受损,但距离的遥远使得相见变得遥不可及。“弦外知音,意中同调,目穷鸿远”,女子希望在音乐中找到共鸣,与远方的亲人心意相通,即使目光所及之处只有鸿雁飞翔。“但柔肠一缕,和它香篆,百回千转”,最后以女子内心的柔软与对未来的期待收尾,虽然充满了不确定,但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音乐为媒介,抒发了女子在秋夜中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表达的独特风格。
一叶兰舟,依约到、蓉湖深处。
凝望去、吴天阔甚,且从容住。
残碧烧痕烟似织,乱红霜影秋如许。
问春申、涧曲是谁家,潇潇雨。玉堂酒,成虚度。
金缕曲,看迟暮。
只眼前景物,莫教辜负,落日半峰云树杪,西风两岸芦花渚。
算由来、画圣与诗豪,江山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