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何方,去自何年,孑然一身。
向花间小立,瘦真露骨,灯前密坐,交已忘形。
卿本工愁,我独落魄,同作天涯薄幸人。
披图处,独卿能知我,我也怜卿。何妨遁入空门。
早抛却、红尘换白云。
奈乾啼湿哭,未能免俗,风磨雨折,不若无生。
萱草长枯,春晖久老,无复爷娘唤女声。
君因怎、也心如棋局,抱恨难平。
来自何方,去自何年,孑然一身。
向花间小立,瘦真露骨,灯前密坐,交已忘形。
卿本工愁,我独落魄,同作天涯薄幸人。
披图处,独卿能知我,我也怜卿。何妨遁入空门。
早抛却、红尘换白云。
奈乾啼湿哭,未能免俗,风磨雨折,不若无生。
萱草长枯,春晖久老,无复爷娘唤女声。
君因怎、也心如棋局,抱恨难平。
这首《沁园春·自题小影》是清代词人谈印梅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词人以“来自何方,去自何年”开篇,描绘了自己孤独漂泊的形象,仿佛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与归宿。接着,“向花间小立,瘦真露骨,灯前密坐,交已忘形”,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情的渴望。词人将自己比作“工愁”、“落魄”的人,与“天涯薄幸人”为伍,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披图处,独卿能知我,我也怜卿”,词人借图画中的形象,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哀伤。接下来,“何妨遁入空门。早抛却、红尘换白云”,词人似乎在寻求解脱之道,向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但紧接着的“奈乾啼湿哭,未能免俗,风磨雨折,不若无生”,又揭示了这种追求的矛盾与困难。
最后,“萱草长枯,春晖久老,无复爷娘唤女声”,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亲情消逝的哀叹。而“君因怎、也心如棋局,抱恨难平”,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如棋局般不可预测、难以摆脱遗憾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探讨了生命、友情、超脱与遗憾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