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冲白鸟几飞回,夜度清猿一啸哀。
洞閟何人获幽践,可须高李共登台。
晚冲白鸟几飞回,夜度清猿一啸哀。
洞閟何人获幽践,可须高李共登台。
这首诗描绘了清风洞的静谧与神秘。首句“晚冲白鸟几飞回”,以傍晚时分,白鸟几度飞翔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夜度清猿一啸哀”一句,通过夜晚猿猴的哀鸣,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美与孤寂的情感。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白天的生机与夜晚的寂静巧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洞閟何人获幽践”,表达了对洞穴深处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同时也暗示了探寻真理或内心深处秘密的艰难与神秘。最后一句“可须高李共登台”,借用历史上的高李(高适与李白)共同登台的典故,表达了希望与志同道合者一同探索、分享美好情感的愿望,同时也暗含着对友情与合作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
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
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
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万化茫无在,孤坟独岿然。
北分阳台陌,南识郢城阡。
漠漠渚宫树,苍苍云梦田。
登高形胜出,访古令名传。
自我来符守,因君树蕙荃。
诗书将变俗,絺纩忽弥年。
志阐三折后,愁值二毛前。
伫立帝京路,遥心寄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