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其一》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径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0)
注释
木杪:树梢。
田家:农家。
城阴:城郊。
野径:乡间小路。
溜渠:流水渠道。
碧玉:形容水色碧绿如玉。
畦稼:田地里的作物。
黄云:比喻金黄的稻谷。
薄槿:稀疏的槿花。
烟脂:形容颜色鲜艳如脂粉。
深荷:深色的荷叶。
水麝:指荷香类似麝香。
夕阳:傍晚的太阳。
人不见:人影消失。
鸡鹜:鸡和鸭子。
自成群:自行结队。
翻译
农舍在树梢头显现,城边小路通向田野。
清澈的沟渠流淌着碧绿的水,农田上稻谷如黄云般铺展。
稀疏的槿花仿佛被脂粉点染,深深的荷叶似有水麝焚烧的香气。
夕阳西下,人影渐隐,只有鸡鸭结群觅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个静谧而生动的乡村画面。开篇“木杪田家出,城阴野径分”立即设定了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边城附近的田园之中,其中“木杪”可能指的是树木丛生的田间小路,而“城阴野径分”则描绘出了城郊的宁静与偏僻,野径蜿蜒曲折。

接下来的“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通过对溪流和农田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鲜明色彩。溪水清澈如同碧玉一般,田间作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黄色的波浪。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则进一步渲染了景致,槿花轻盈的香气与荷花盛放时水面的清凉交织,营造出一个既有生机又不失淡雅的意境。

最后,“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的描写则使画面达到高潮。夕阳西下,人类活动的踪迹不再显现,而自然界的生命却在这个时刻活跃起来,鸡鹜自由地聚集成群,展示了一个无人干扰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色彩的运用,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更在情感上寄寓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偈颂二十三首·其一

夜半金乌出,寥寥照寰宇。

两眼对青山,通身泪如雨。

(0)

偈颂二十三首·其三

久渴逢甘雨,他乡见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状元归。

(0)

颂古一○一首·其十七

平地无端凿陷坑,木桥拈起使人行。

沉沉寒水如何渡,月夜金鸡报五更。

(0)

颂古一○一首·其七十三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

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0)

颂古一○一首·其十一

烧香人静杳无声,苔满丹墀皓月明。

入户当堂慵正坐,出门尤懒下阶行。

(0)

百年休问几时好,万事不劳明日看。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