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
年登民俗饶怡乐,海近蛟虬入杳冥。
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
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
年登民俗饶怡乐,海近蛟虬入杳冥。
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自然景观,通过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开篇“木落天高庙妥灵”,木叶纷飞,天空辽阔,庙宇神秘,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去来潮汐绕山青”则是对时间流转和自然界变迁的描写,潮汐如时光的流逝,而山岭依旧苍翠。
接着,“年登民俗饶怡乐”,诗人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岁月积淀下的喜悦与和谐;“海近蛟虬入杳冥”则是对远处海景的一种想象,蛟龙隐现于波涛之中,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
诗人的个人情感在“万里一身头既白”中得到了体现,这是对孤独和岁月流逝的一种写照。然而,即便如此,“清樽三奠德惟馨”,他依然保持着一份淡定和敬畏之心,通过酒礼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历史的尊崇。
最后,“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则是诗人对外在世界的一种超脱与融入,他既不被世俗所束缚,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无边。
杨郎手持一匣霜,赠我拂拭生寒芒。
铅刀纷纷空满目,君与此皆锷鱼肠。
南金换却东夷铁,上带倭奴髑髅血。
血未曾消刃未平,皎若莲花浸秋月。
灯前细看齯鹈锋,入手还疑蛟与龙。
门外湖深恐飞去,朱绳夜缚青芙蓉。
苔花斓斑土花紫,白虹沉沉卧寒水。
归家不惜十年磨,他日还能报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