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
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罍。
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欲将庄列等欢哀。
对卷慵开。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
宿酒得风渐解,小舆待月同回。
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
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罍。
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欲将庄列等欢哀。
对卷慵开。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
宿酒得风渐解,小舆待月同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风入松(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古木参天之下徘徊,不急不徐地安排着什么。这里的“宰树”可能是指古老的大树,而“徘徊”则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接下来的"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罍"中,“昔人”指的是过去的人,而“徒步陈鸡絮”则是说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美好的东西。这里的“愧公家”和“仆马觥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境衰败的一种自责和感慨。
"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这两句透露出诗人面对昔日繁华如今已成空壳的遗迹时所产生的深深哀愁。古代的“华表”常常是皇家或贵族建筑的一部分,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现在却只能勾起往事的回忆。
"欲将庄列等欢哀,对卷慵开"则是在说诗人想要像过去一样享受田园生活的欢乐,但心情不再如从前那般轻松,甚至连书卷都难以打开。
最后两句“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迷茫方向的探索和对远方归来的期盼。这里的“辽鹤”可能是比喻某种信念或理想,而“何年”则是在追问这种美好的期待何时能够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于过去与未来的深刻反思。
扶起离披菊,霜轻喜重开。
醉中惊老去,笑里觉愁来。
月送人无尽,风吹浪不回。
感时将有寄,诗思涩难裁。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
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驱车何处去,暮雪满平原。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諠,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