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
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
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
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抃在观海时的所见所感,以“巨海澄澜波自平”开篇,展现了大海在宁静中展现出的深邃与平静之美。接着,“停车冉冉看潮生”,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驻足海边,缓缓欣赏潮水逐渐升起的场景,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后两句“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则将观海的体验与历史上的著名事件相联系,暗示了海潮的壮观与震撼,仿佛是大自然的壮丽表演,让人心生敬畏。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深刻认识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海潮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之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兹山一何高,岱宗青未极。
峻削玉芙蓉,去天不盈尺。
我来啸良偶,杖策探奇迹。
窈窕寻幽壑,岖嵚扪绝壁。
俛首瞰虹霓,四望寥天一。
重阴万里生,游目忽不怿。
睇彼东南陬,山川含奥邑。
沧浪如衣带,半挂青岩色。
中有素心人,寤歌方宴息。
欲往一相觌,其如修路隔。
据彼孤桐枝,临此万仞石。
愿因天风吹,达我心相忆。
曲终弦欲绝,抚琴长叹息。
张颠老死米颠出,好手中原斗狂逸。
南唐宝石作研山,三十六峰舞寒碧。
低头拜石石不语,袍笏蹒跚笑儿女。
一朝把换薛公鹤,泣向蟾蜍泪如雨。
兴来刷笔扫孤愤,十万材官破坚阵。
青城侠客挥剑锋,夜叉飞天云雾中。
宣尼常笑由也谚,颠也淋漓逞豪健。
此帖数字亦怒张,儿驹泛驾不可当。
五百年来米颠子,绝倒当年颠长史,钟王节制安事此。
滔滔百川逝还流,夸父逐日不回头。
秋风鸿雁春风燕,河东织女西牵牛。
牵牛织女不相见,一似秋鸿与春燕。
人生有钱付酒家,何用殷忧涕如霰。
君不见黄河奔流下太行,鲁阳难返九日光。
黄金可成脑可补,试问秦皇与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