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二首·其一》
《七夕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范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可怜风信重秋期,红锦花香极所思。

乞巧楼中成底事,平明祗得玩蛛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场景,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展现了节日中的孤独与寂寞。首句“可怜风信重秋期”,以“可怜”二字开篇,表达了对秋日风信的怜悯之情,暗示了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情人节的特殊意义。然而,“重秋期”则暗示了这一节日在秋季到来时的重复性,以及人们对于爱情期待的持续性。

接着,“红锦花香极所思”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花朵的美丽和香气比作对爱情的极致思念,进一步强化了节日氛围中的情感色彩。红锦与花香,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美好,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乞巧楼中成底事”一句,转而描述了七夕节的传统活动——乞巧,即女子们在乞求织女传授织技。然而,“成底事”三字,却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这种传统活动背后的无奈与空洞。在高楼之上,女子们或许只是徒增了一种形式上的仪式感,而真正的爱情与幸福,却难以触及。

最后,“平明祗得玩蛛丝”一句,以清晨蜘蛛网上的露珠,隐喻了人们在七夕节中寻求爱情线索的努力,但最终却只能面对现实的落寞与失望。露珠虽美,却无法持久,正如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往往在现实面前显得脆弱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反映了七夕节背后的情感复杂性和现实的无奈,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禁反思爱情的本质与追求的意义。

作者介绍

范镇
朝代:宋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猜你喜欢

满庭芳·静室颐神

静室颐神,宁心默运,内观一点真阳。
洞虚豁朗,焕焕透明堂。
照见虚空法界,先天地、独立无双。
三光秀,圆明实相,浩劫应时长。
回头谁问己,眼前顼著,不用思量。
自然契道,物我两俱忘。
唯有清风皓月,通神化、无极之光。
升玄路,混元一*,拍塞遍诸方。

(0)

满庭芳·祖道无修

祖道无修,真常妙用,悟来表里相通。
灵光现处,照见杳冥中。
晃耀清虚浩大,无遮障、拍塞冲融。
希夷甫,从来面目,返本复归空。
真空。
明皎洁,唯然旷大,难测难穷。
一天吾道,寂湛出凡笼。
妙化方生正祖,通元首、返本归宗。
超三界,移神脱壳,物外显阳踪。

(0)

满庭芳·海角天涯

海角天涯,寻朋访友,悄无一个知音。
*争人我,财色利名侵。
闻说邪淫妄语,拼身命、一向钻寻。
真常教,余言直劝,返报怨还深。
休休宁奈也,澄清默运,摄养真心。
混元一*,升降定浮沉。
迤逦收归宝鼎,纯阳就、点铁成金。
通玄妙,群魔消散,方显鬼神钦。

(0)

满庭芳·太极精微

太极精微,天真郁秀,混元溢目无涯。
玄珠升降,辉耀迸光砂。
聚入壶中托化,归真正、不染嚣华。
回头省,清虚妙体,返照秀灵芽。
汞铅凝渐结,纯阳丹就,永劫无差。
一瓢春酝,三尺斩妖邪。
信步纵横自在,龟鹤引、深入烟霞。
逍遥处,长春洞里,时复玩仙葩。

(0)

满庭芳·迅速韶光

迅速韶光,俄然过了,算来刚甚劬劳。
红颜衰朽,绿鬓渐疏焦。
由自争名竞利,全不念、生死难逃。
轮回处,似环蝼蚁,来往几千遭。
君还心省悟,明通周象,拨易穷爻。
地天通泰,离坎自相交。
阴返阳生运化,纯精粹、清*冲霄。
胎光现,神风绰约,飞步玩琼瑶。

(0)

满庭芳·夜去明来

夜去明来,光阴迅速,四时催促人忙。
浮生不久,谁肯细诮详。
一向痴心妄想,贪冤业、不觉无常。
形归土,三魂七魄,逐景任飞?

谁无生与死,一人一个,难躲难藏。
忽然省悟,因此做风狂。
管甚前街后巷,行歌舞、坦荡宽肠。
逍遥处,哩**哩,落魄有何妨。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