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下花光春正好,亭头山色晚尤佳。
欲知剩占清风处,思顺街东第一家。
亭下花光春正好,亭头山色晚尤佳。
欲知剩占清风处,思顺街东第一家。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颢所作,题为《晚晖亭》。诗中描绘了亭下的春日美景与亭头晚间的山色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和谐。
首句“亭下花光春正好”,以“花光”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亭下的景象,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春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次句“亭头山色晚尤佳”,将视角转向了亭头的山景。傍晚时分,山色更加迷人,晚霞映照下的山峦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美不胜收。这里通过“尤佳”二字强调了晚景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在不同时间点展现出的不同风情。
后两句“欲知剩占清风处,思顺街东第一家”,则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诗人似乎在说,想要真正领略到自然界的清风拂面之感,需要去寻找那些被清风眷顾的地方。这里的“思顺街东第一家”可能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清新的地方。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下春光与亭头晚景的描绘,以及对清风处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西禦街前沟水流,摩诃池水暗通沟。
十年游屐寻常见,四月京尘离别愁。
人生何处无离别,双鬓差差揽新雪。
我自淹迟未忍归,君今感激情何决。
饮马芦沟穿太行,故山迢递西南长。
已闻倦客愁归路,何况羁人念旧乡。
旧乡五月黄梅熟,水阁寒生万竿竹。
想到荷衣静掩关,岂知夏课愁三伏。
穷檐不识里居壮,西笑无缘每惆怅。
君到长安见几人,剩怜故我仍无恙。
归卧琴台且著书,渝醅岷笋锦江鱼。
更烦石室要张叔,挟策还来游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