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阳行》
《洛阳行》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古风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

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

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

六街朝暮鼓鼕鼕,禁兵持戟守空宫。

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

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

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yángxíng
táng / zhāng

luòyánggōngquēdāngzhōngzhōuchéngshàngééshíèrlóu
cuìhuá西shífǎn

xiāocháoniǎocángzhéyàn
ménkōngsuǒshíniánshuìnóngxiū殿diàn

liùjiēcháodōngdōngjìnbīngchíshǒukōnggōng
bǎiguānyuèyuèbàizhāngbiǎo

驿使shǐxiāngchángāndào
shàngyánggōngshùhuáng绿cháiyuànshí鹿

shànglǎowēngshuānglèichuígòngshuōhuángxúnxìngshí

翻译
洛阳的宫殿居中州,高耸的城楼十二座排列。
翠绿色的皇家仪仗何时回归,幼鸟藏在枭巢中,燕子冬眠。
皇宫大门空关了五十年,农民的税赋用来修缮玉砌宫殿。
早晚鼓声咚咚响彻六街,守卫的士兵守着空荡荡的皇宫。
官员们每月呈递奏章,驿站使者络绎不绝于长安道路。
上阳宫的树木由黄转绿,野豺闯入苑囿捕食麋鹿。
街头老翁泪流满面,他们共同回忆武皇巡幸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宫殿和周围环境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怀念。"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通过这样的开篇,立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宏伟而又孤寂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这座曾经辉煌的都城现在已经沦落至此。

接着诗人提到"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这里的“翠华”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而“枭巢乳鸟”则是荒废宫殿中野鸟营巢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诗中的"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一句,则揭示出这座宫殿已经荒废多年,而农夫们仍然在为修缮宫殿而付出劳动,这种对比更加深化了历史沧桑的主题。

接下来的"六街朝暮鼓鼕鼕,禁兵持戟守空宫。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几句,则是通过描写军事和文职官员的日常活动,以及连接都城与外界的驿站来,展现出一幅虽然宫殿已空,但国家机器仍在运转的画面。

最后两句"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老人对往昔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状况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下,展开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卷。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酬辛俨先生见寄

先生归老大河滨,三十年来信始闻。

乡比郑公瞻旧德,经传邵学挹清芬。

碧鸡倾盖时虽久,锦鲤通书意更真。

见说门墙桃李盛,不知谁占舜城春。

(0)

遣兴

簿书夏日足官府,忽忆少年行乐时。

高柳送凉蝉断续,清溪濯足石参差。

班荆或共高人语,采药频从野老嬉。

远兴无端真在想,白云芳草旧襟期。

(0)

阳武怀古

黄河南下是通津,县郭千年枕水滨。

兵结团城犹有汉,车惊博浪已无秦。

黑阳山晚横残照,清水潭乾起暮尘。

立马几回思往事,宰平谁识社中人。

(0)

歌风台二首·其二

故城南畔泗河隈,汉祖歌风有旧台。

乐饮一时酬父老,壮心千古忆雄才。

新丰桑柘萧疏尽,芒砀云霞散漫开。

一自鼎湖龙去后,英魂几复沛中来。

(0)

辰溪二首·其二

辰溪县里驻华骢,人俗虽殊景物同。

隔岸好山高耸玉,绕门流水远涵空。

雨过晚砌苔痕绿,凉入秋堂蜡炬红。

为念远氓情未已,夜深欹枕翠帷中。

(0)

赠泽庠赵广文三首·其二

先生事业竟何如,濩泽菁莪乐沛濡。

玩目岂无清献鹤,传家应有子昂书。

缃缣岁久芸除蠹,堂户年来观送鱼。

握手临岐何所祝,洪渊还好探骊珠。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