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玉镜台》
《汉玉镜台》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藓花剥蚀虬盘委,温润酣酣通表里。

入土千年色不玼,香奁右物谁所以。

承轮有螭昂其觜,红颜柔脆故应毁。

精灵呵护仅存尔,倜傥因思温长史。

惜哉世人鲜识此,钱塘苏小抱香死。

置而不用亦其理,尚忆秋蟾光若彼,扶桑挂日枝难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汉代玉器——玉镜台的精美与历史价值。开篇“藓花剥蚀虬盘委”,以自然界的痕迹反衬出玉器历经千年的沧桑之美,仿佛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接着“温润酣酣通表里”,赞美了玉器的质地细腻、色泽均匀,内外如一,展现出玉石独有的温润光泽。

“入土千年色不玼”一句,强调了这件玉器即使深埋地下千年,其颜色依然鲜艳夺目,体现了其材质的珍贵和保存状态之好。诗人进一步感慨,“香奁右物谁所以”,表达了对这件物品为何能保存至今的好奇与赞叹,似乎在询问是谁赋予了它如此长久的生命力。

“承轮有螭昂其觜,红颜柔脆故应毁”,描述了玉镜台上的装饰——龙纹,形象生动,既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暗示了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然而,诗人随后又惋惜地提到,这样的精美之物往往容易受到岁月的侵蚀,如同“红颜柔脆故应毁”。

接下来,“精灵呵护仅存尔,倜傥因思温长史”两句,将玉器视为拥有灵性的存在,被某种力量保护着,这不仅增加了玉器的神秘色彩,也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这里提及的“温长史”可能是指一位对玉器有深刻理解或情感的人。

最后,“惜哉世人鲜识此,钱塘苏小抱香死。置而不用亦其理,尚忆秋蟾光若彼,扶桑挂日枝难比。”诗人感叹于世人对这种珍贵艺术品的忽视,将其比喻为钱塘苏小小(古代美女)怀抱香气却无人欣赏的命运。同时,他指出,即使被放置不用,这样的玉器也自有其价值,其光芒与秋月、扶桑之日相比,依然独特而难以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汉玉镜台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古代工艺的高超,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遗憾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其五不立有无

着有着无总难通,两下俱捐又落空。

无有兼资终是幻,执中方可合神功。

(0)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其十一知周万物

世间物物全天理,自是时人鲜克知。

原始返终全太极,穷神知化入无为。

(0)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五

河上牛郎立,桥边织女过。

一时才相遇,两意自谐和。

(0)

赠程洁庵五首·其三

庵儿洁净元无物,只个琼蟾养在中。

功备炼成三五一,光辉南北与西东。

(0)

咏真乐·其八

妖娆少女嫁金公,全籍黄婆打合功。

一对夫妻才会合,两情云雨便和同。

闲时共饮朱陵府,醉后回眠紫极宫。

暮乐朝欢恩义重,一年生个小孩童。

(0)

咏真乐·其七

寂然不动契真常,消尽群阴自复阳。

坤里黄婆生赤子,离中姹女嫁呆郎。

山头水降黄芽长,地下雷轰白雪飏。

万里银河无点翳,金蟾独露发神光。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