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花剥蚀虬盘委,温润酣酣通表里。
入土千年色不玼,香奁右物谁所以。
承轮有螭昂其觜,红颜柔脆故应毁。
精灵呵护仅存尔,倜傥因思温长史。
惜哉世人鲜识此,钱塘苏小抱香死。
置而不用亦其理,尚忆秋蟾光若彼,扶桑挂日枝难比。
藓花剥蚀虬盘委,温润酣酣通表里。
入土千年色不玼,香奁右物谁所以。
承轮有螭昂其觜,红颜柔脆故应毁。
精灵呵护仅存尔,倜傥因思温长史。
惜哉世人鲜识此,钱塘苏小抱香死。
置而不用亦其理,尚忆秋蟾光若彼,扶桑挂日枝难比。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汉代玉器——玉镜台的精美与历史价值。开篇“藓花剥蚀虬盘委”,以自然界的痕迹反衬出玉器历经千年的沧桑之美,仿佛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接着“温润酣酣通表里”,赞美了玉器的质地细腻、色泽均匀,内外如一,展现出玉石独有的温润光泽。
“入土千年色不玼”一句,强调了这件玉器即使深埋地下千年,其颜色依然鲜艳夺目,体现了其材质的珍贵和保存状态之好。诗人进一步感慨,“香奁右物谁所以”,表达了对这件物品为何能保存至今的好奇与赞叹,似乎在询问是谁赋予了它如此长久的生命力。
“承轮有螭昂其觜,红颜柔脆故应毁”,描述了玉镜台上的装饰——龙纹,形象生动,既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暗示了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然而,诗人随后又惋惜地提到,这样的精美之物往往容易受到岁月的侵蚀,如同“红颜柔脆故应毁”。
接下来,“精灵呵护仅存尔,倜傥因思温长史”两句,将玉器视为拥有灵性的存在,被某种力量保护着,这不仅增加了玉器的神秘色彩,也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这里提及的“温长史”可能是指一位对玉器有深刻理解或情感的人。
最后,“惜哉世人鲜识此,钱塘苏小抱香死。置而不用亦其理,尚忆秋蟾光若彼,扶桑挂日枝难比。”诗人感叹于世人对这种珍贵艺术品的忽视,将其比喻为钱塘苏小小(古代美女)怀抱香气却无人欣赏的命运。同时,他指出,即使被放置不用,这样的玉器也自有其价值,其光芒与秋月、扶桑之日相比,依然独特而难以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汉玉镜台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古代工艺的高超,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遗憾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