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香萝屋小于车,门掩筼筜石径斜。
池面鱼苗吹柳絮,矼头鹤迹印苔花。
看山静拄新颁笏,摘叶閒书旧草麻。
若比仙家更奇绝,济人别自有丹砂。
碧香萝屋小于车,门掩筼筜石径斜。
池面鱼苗吹柳絮,矼头鹤迹印苔花。
看山静拄新颁笏,摘叶閒书旧草麻。
若比仙家更奇绝,济人别自有丹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小瀛洲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个微型世界的独特魅力。
首联“碧香萝屋小于车,门掩筼筜石径斜”,开篇即以“碧香萝”与“筼筜石径”勾勒出小瀛洲的自然环境,通过“小于车”的比喻,强调了这里的空间小巧,仿佛是世外桃源,远离尘嚣。门掩的细节则增添了几分隐逸之感,石径斜则暗示了探索的趣味和路径的曲折。
颔联“池面鱼苗吹柳絮,矼头鹤迹印苔花”,进一步描绘了小瀛洲的生动画面。池面上,鱼苗嬉戏,仿佛在轻柔地吹动着柳絮,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矼头的鹤迹,则在苔花上留下痕迹,既表现了鹤的优雅,也增添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颈联“看山静拄新颁笏,摘叶閒书旧草麻”,转而描写人物活动。看山静拄笏,暗示了主人公在山中静思,手持笏板,可能是在思考或记录什么,体现了文人的风雅与深沉。摘叶闲书,可能是在悠闲地摘取树叶,用以书写或作画,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艺术的追求。
尾联“若比仙家更奇绝,济人别自有丹砂”,将小瀛洲与仙家相比较,表达了对这里独特魅力的赞叹。同时,提到“济人别自有丹砂”,暗示了这里不仅有超凡脱俗的景致,还有能够帮助人们心灵成长或实现某种超越的内在力量,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小瀛洲这一微型世界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美、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