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徵兵。
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徵兵。
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景象,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边防安危的关切。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开篇两句勾勒出一个清冷而辽阔的边塞夜景,明亮的秋月照耀下,陇头之地的河流绕过了坚固的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笳是古代军中的乐器,这里用来形容战争中人们离别的悲伤,笳音在风中飘送,更显得凄厉和心酸。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雪覆盖下的山峰依旧昏暗,而战马则在冰冷的环境中频频惊恐,表达了战争中的危险与紧张。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寒冷的雁鸟穿越迷雾而来,沙地上的蓬草被风轻轻摇曳,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萧瑟与孤寂。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徵兵。" 天山之巅传来了军事信息,而汉地则紧急征集士兵,表明战争即将爆发或正在进行中。
"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战争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都护是高级军官的称呼,他在开阔的战场上指挥着兵马,而士兵们则手持长剑潜伏在波涛之中,准备突袭敌人。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诗人站在边塞,感觉到没有渡口可供过往,这里的“濯胡缨”可能是指边防战事的繁忙和紧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战争氛围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于边疆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士兵离别之苦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