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远入避红尘,遗魄千秋此水滨。
荒陇凄凉重拜日,细从诸老问前因。
青山远入避红尘,遗魄千秋此水滨。
荒陇凄凉重拜日,细从诸老问前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龙窟渡拜谒先曾祖楚江先生墓地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青山远入避红尘”,以青山象征静谧与脱俗,暗示墓地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青山远去,仿佛在逃避世俗的纷扰,引人遐想逝者生前的清高与超凡脱俗。
次句“遗魄千秋此水滨”,将“遗魄”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表达出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千年后,其魂魄仍在此水边驻留,仿佛永恒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第三句“荒陇凄凉重拜日”,描述了墓地周围的环境,荒芜的陇地显得凄凉而寂静。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充满哀伤的日子里再次拜祭,体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悼念与不舍。
最后一句“细从诸老问前因”,诗人向年长者询问关于逝者生前的事迹与往事,试图通过回忆与故事的讲述,更深刻地理解逝者的一生,以及他们所留下的精神遗产。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体现了后人对于传承与记忆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情境的融合,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强调了家族记忆与传承的重要性。
道人炼铁如炼雪,丹铁火花飞列缺。
神焦鬼烂愁镆铘,精魂夜语吴钩血。
居然跃冶作龙吟,三尺笛成如竹截。
道人天声閟天窍,娲皇上天补天裂。
淮南张涯人中杰,爱画道人吹怒铁。
道人与笛同死生,直上方壶观日月。
桐人气迫前星黯,思子宫成翠华晚。
高台有恨碧草新,大野无踪金犊远。
一朝弄兵儿罪轻,百年钟爱天伦深。
戾园魂魄夜寂寂,湖城风雨秋阴阴。
汉宫楼观连天起,方士熏香召仙鬼。
望思望思终不归,茂陵老泪如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