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十四答霍渭厓论学》
《水调歌头·其十四答霍渭厓论学》全文
明 / 夏言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漫顶伊川帽,徒扣紫阳关。

不见宫墙数仞,何处把身安。

着眼岐路差错,举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难还。

原无钻孔铁,空慕点颜丹。大音微,玄酒浊,太羹残。

只为多添注脚,翻使六经闲。

信口谈何容易,下手便成颠倒,都不疗饥寒。

蹄涔诧沧海,蚁垤笑丘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夏言所作的《水调歌头·其十四》。诗人以帽子比喻学问的表面装饰,"漫顶伊川帽"暗指对程朱理学的表面追求。"徒扣紫阳关"则表达了对深奥理论的徒劳探索,暗示紫阳(道教名号)之门难以进入。接着,诗人批评了对经典著作的过度注解,使得原本精深的六经变得空洞无物。

"着眼岐路差错,举步草茅梗塞"形象地描绘了在学术歧途上的困惑和阻碍,"古道竟难还"表达了对迷失方向的无奈。诗人进一步指出,过分追求繁琐的学问细节("钻孔铁")只会让人远离实质,空想修炼("点颜丹")也是徒劳。

"大音微,玄酒浊,太羹残"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学术精华流失的感慨。"只为多添注脚,翻使六经闲"批评了学术界的浮躁风气。"信口谈何容易,下手便成颠倒"揭示了空谈误国的道理,认为轻易发表意见可能导致混乱。

最后两句"蹄涔诧沧海,蚁垤笑丘山"以小喻大,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小人物对大人物的嘲笑,寓意人的无知与渺小。整首诗寓言深刻,批判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些不良风气,体现了夏言的学术立场和对真理的追求。

作者介绍
夏言

夏言
朝代:明   字:公谨   籍贯:江西贵溪   生辰:1482—1548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猜你喜欢

咏怀古迹十首·其七华林园

青山叠叠树行行,花坞犹存号半塘。

此日芳菲谁管领,可怜红紫斗新妆。

(0)

咏怀古迹十首·其二玉液池

含珠亭倚郡城西,草树连天拂玉堤。

宫女兰桡初倦戏,采菱歌断曜灵低。

(0)

饶阳杂诗十首·其九东衢逆旅

疋马西来腊月馀,扬鞭崎岭又通衢。

丹枫夹道行人度,只少梅花似大庾。

(0)

集杜五首·其五将发梧州

行色秋将晚,青山空复情。

吏人桥外少,舟楫浪前轻。

落雁浮寒渚,邮签报水程。

往还二十载,深觉负平生。

(0)

狼兵谣

衣不必锦绣,食不必珍羞。

阑斑三尺才掩肋,浊醪村市相绸缪。

别有老彪大头目,篙鎗药弩藤兜鍪。

嵌银宝刀耀明月,旋花逸足如苍虬。

百回征调先收捷,意气不肯论封侯。

年来峒寨偃戈甲,各辞队伍营东畴。

大儿十五会耕作,小儿七岁能骑牛。

但愿官家莫横索,此生衣食宁须求。

(0)

孙廷尉杂述

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

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

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

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

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

雕琢为圭璋,太璞竟完质。

超然排灵筌,非几乃可黜。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