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
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
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
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
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
雕琢为圭璋,太璞竟完质。
超然排灵筌,非几乃可黜。
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
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
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
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
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
雕琢为圭璋,太璞竟完质。
超然排灵筌,非几乃可黜。
这首诗《孙廷尉杂述》由明代诗人郑学醇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宇宙真理与个人修养的关系。
首句“天地清以宁,真机在得一”描绘了宇宙的宁静和谐,指出真正的智慧和法则在于“得一”,即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接下来,“斯理极玄玄,众妙所从出”进一步阐述,这深奥的道理是万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道丧溺人心,多为声利汨”揭示了社会中道德沦丧,人们被名利所迷惑,失去了内心的平静。接着,“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对比智者与愚者的不同追求,强调君子应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完善。
“至理悟盈虚,何常计得失”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认为理解宇宙的盈亏之道,就不必过于计较得失。最后,“大宝逊神尧,箕颍终遗佚”引用古代贤君神尧的故事,以及箕子和颍考叔的典故,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即使在世时未被重视,其价值也会被后人所铭记。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贯穿,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追求精神的纯净与道德的高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郁郁河堤绿树平,送君因得到东城。
落花已尽莺犹啭,垂柳初长蝉欲鸣。
去年送客亦曾到,正值杨花乱芳草。
人心不复故时欢,景物自随时节好。
感今怀昔复伤离,一别相逢知几时。
莫辞今日一樽酒,明日思君难重持。
东吴山水天下秀,羡君轻舟片帆逗。
江城月下夜闻歌,淮浦山前朝放溜。
乐哉此行时未晚,万壑千岩不知远。
可怜病客厌京尘,寂寞淹留已再春。
扁舟待得东南下,犹更河桥送几人。
窈窕悬僧庐,空山断诸想。
上邻境泬寥,下瞰色苍莽。
猿鹤无宿期,今古契真赏。
坐中风雅谈,林壑散清响。
凉飙洒我发,白云随我杖。
醉卧松下石,不知海月上。
鸳鸯如绮杜蘅肥,鸂鶒夷犹翠潋微。
但据汀洲长并宿,莫冲烟霭辄惊飞。
已输谢客清吟了,未忍山翁烂醉归。
钓艇自横丝雨霁,更从蒲筱媚斜晖。
有客有客,托于空谷。问何以乐,乐彼幽独。
矫矫其松,藋藋其竹。微风过之,泠然成曲。
岁曰莫止,霰雪交挥。谁与晤语,怀我人斯。
我之怀矣,褰裳从之。泥淖伊阻,中心怅而。
岂无他人,以翱以翔。意气所亲,不能弭忘。
遥遥遗绪,久矣弗扬。之子之秀,吾宗之光。
我有薄酒,子试歠兮。雪霁江明,共此月兮。
企焉新诗,到蛰窟兮。老子鬅鬙,正愁绝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