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螺潭》
《螺潭》全文
明 / 许恂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雪杨花糁径开,沧浪时度钓鱼台。

月明颗颗螺呈白,可是骊珠出峡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螺潭的美丽与神秘。

“翻雪杨花糁径开”,开篇以“翻雪”和“杨花”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雪花与杨花飘落的情景,仿佛在细软的路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糁径开”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以动态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雪花与杨花轻盈地飘落,为道路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沧浪时度钓鱼台”,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描绘了一幅悠远的图景。沧浪之水缓缓流淌,不时有钓鱼者在岸边垂钓,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里的“钓鱼台”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诗人内心向往的一种隐逸生活状态,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

“月明颗颗螺呈白”,随着夜幕的降临,一轮明月高悬于天际,照亮了螺潭中的螺蛳。在月光的映照下,螺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仿佛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水中,闪烁着洁白的光芒。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螺潭夜晚的静谧之美,也通过“螺”与“珠”的比喻,赋予了螺潭一种神秘而珍贵的气质。

“可是骊珠出峡来”,最后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骊珠”这一典故,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韵味。骊珠,原指传说中龙所拥有的宝珠,这里借用来形容螺潭中的螺蛳,暗示它们如同珍宝一般,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出峡来”这一表述,既是对螺潭地理位置的暗示,也暗含了螺蛳从深山峡谷中被发现或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寓意,增加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螺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宁静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许恂如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书字崖

沟上苍崖丈五高,昔人题此诧边劳。

到今二百年来许,一片空围半野蒿。

(0)

新寨二首·其一

万事乘除不可期,此行休怪到家迟。

千山万水秋光里,尽是君家得意时。

(0)

赠史子桓

泣血寻亲白发儿,牛腰半是昔人诗。

伤心四十年前梦,一片白云无了时。

(0)

奉赠虚极刘仙翁

闻说秦州地上仙,心无一物思飘然。

云山想像俱成画,杖屦追随惜未缘。

引鹤看花秋径里,枕书听雨夜窗前。

回头尘土三千丈,何处人间有洞天。

(0)

中庭古柏

庭中异柏前朝物,铜柯石干兀青苍。

云壑终忆老蛟卧,珠树独留威凤翔。

月上团阴移覆砌,雨馀古香飘近床。

支离疏者深根在,阅尽世人还久长。

(0)

古诗十首·其七

桓公遇宁戚,饭牛中夜起。

赐之以衣冠,一说境内理。

再说为天下,桓公以师事。

卫与齐不远,安用疑客子。

不患有小恶,所患亡大美。

且人固难全,用长当若此。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