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三游洞,风烟百战场。
羽书时道路,戎马暗江乡。
射虎弦声疾,冲牛剑气长。
亏成自人事,杲日照归肠。
水石三游洞,风烟百战场。
羽书时道路,戎马暗江乡。
射虎弦声疾,冲牛剑气长。
亏成自人事,杲日照归肠。
这首诗名为《偶忆》,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诗中描绘了水石洞穴与战场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战争的残酷。首联“水石三游洞,风烟百战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自然与历史的交响,洞穴与战场并置,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接下来的“羽书时道路,戎马暗江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主题,羽书代表战报,戎马象征战争,江乡则为背景,整个画面充满了紧张与动荡。
“射虎弦声疾,冲牛剑气长”两句,通过具体的战争场景——射虎与冲牛,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英勇。射虎弦声疾,不仅表现了射手技艺的高超,也隐喻了对敌人力量的挑战;冲牛剑气长,则展现了战士们勇往直前、不畏强敌的精神风貌。这两句诗在动态中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同时也蕴含了对英雄主义的赞美。
尾联“亏成自人事,杲日照归肠”则转而探讨了战争与人性的关系。亏成,即损失、牺牲,这里指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杲日,明亮的太阳,象征光明与希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造成的人间悲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光明未来的渴望。归肠,意为内心的归宿,诗人通过这一表达,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善良本质的坚信。
整体而言,《偶忆》一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性美好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人文诗篇。
是身久付一蒲团,半世读书真画墁。
唤取平生三语掾,来分投老五辛盘。
犹堪白堕樽边笑,端奈红梅花底寒。
莫问侏儒饱欲死,从教霜雪映南冠。
银山突兀苍海头,夜半鼓噪万貔貅。
争雄角力转坤轴,旋磨尘世偕浮沤。
朝朝暮暮自消长,谁言于此随海鳅。
鸱革裹尸已尘土,未必怒怨卒未休。
看公立论屈前辈,笔端有力挽万牛。
孤峰绝崖气象古,亦复粲粲珊瑚钩。
分明掘见阴阳根,判断造化之深幽。
玄机发泄天帝嗔,此文正恐雷霆收。
不然亦似画鸟迹,长夜鬼哭声啾啾。
公自骑鲸去不返,满江明月芦花秋。
飘飘谪仙子,闭门逃世諠。
达哉柴桑翁,心远地乃偏。
羡公隐廛市,高拍前人肩。
园林富花木,景象罗春妍。
翠鸟鸣高枝,白鱼游深渊。
鱼鸟欣有托,吾庐兴悠然。
诗瓢贮烟云,茶鼎烹银蟾。
有此佳绝处,那受名利鞭。
鹊尾闻妙香,片心超九天。
渊然消万虑,流光纬三田。
乾坤任簸弄,追踪古偓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