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桥妇》
《龙桥妇》全文
元 / 陈基   形式: 古风

婉娈龙桥妇,空闺何恻恻。

夫婿弱冠馀,南征死锋镝。

但见邻人归,不知夫踪迹。

委身奉舅姑,誓志如金石。

朝采陌上桑,暮向窗间织。

织成锦回文,无处寄消息。

织成双鸳鸯,无复合欢夕。

何如织缣素,裁剪信刀尺。

为舅作衣裳,为姑为饮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丈夫南征战死后的龙桥妇人,她独自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与内心的孤独。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展现,展现了这位女性的坚韧与悲苦。

“婉娈龙桥妇,空闺何恻恻。” 开篇便以“婉娈”形容女子的柔美,却在“空闺”二字中透露出深深的寂寞与哀愁。女子在丈夫离家南征后,独守空闺,内心充满了孤寂与悲伤。

“夫婿弱冠馀,南征死锋镝。” 描述了丈夫年轻时便踏上战场,最终不幸战死的悲剧命运。这一句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对丈夫英勇牺牲的哀悼之情。

“但见邻人归,不知夫踪迹。” 这一句通过对比邻人的归来与丈夫的失踪,进一步突出了女子内心的无助与绝望。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家的幸福,而自己的丈夫却杳无音讯。

“委身奉舅姑,誓志如金石。” 女子为了家庭,毅然承担起照顾公婆的责任,其誓言坚定如金石,展现了她的责任感与孝顺之心。

“朝采陌上桑,暮向窗间织。” 通过日常劳作的描述,展现了女子生活的艰辛与勤劳。她从早到晚地劳作,既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寄托对丈夫的思念。

“织成锦回文,无处寄消息。” 女子将对丈夫的思念编织进锦缎之中,然而却无法找到传递消息的方式,表达了她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织成双鸳鸯,无复合欢夕。” 通过织物上的图案,女子寄托了对与丈夫团聚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无法实现的遗憾。

“何如织缣素,裁剪信刀尺。” 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能像裁剪布料一样安排生活,或许能更自由地表达情感与愿望。这反映了女子对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龙桥妇人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在丈夫离世后的孤独、坚强与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作者介绍
陈基

陈基
朝代:元   字:敬初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314-1370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陶靖节

先生何许士,非佛亦非仙。

入社原因酒,吟诗偶落禅。

天真桐木外,野趣菊花边。

千载江头石,犹疑醉月眠。

(0)

咏糖

糖霜出鼎当琼英,税敛重重百倍盈。

悔杀伞山邹佛子,竟熬甘汁误苍生!

(0)

闻诗五妇病甚

中年儿女更情长,宛转重吟妇病行。

终日菜羹鱼酱外,帖书乞米药钞方。

(0)

防匪·其四

号令遥传上将坛,书生独任斩楼兰。

群酋自恃秦关险,诸将争歌蜀道难。

羊叔鸩人心不毒,鱄诸刺客剑犹寒。

健儿越岭如飞鸟,掷献头颅血未乾。

(0)

五塔寺

五岳真形具,崔巍踞法台。

石门时启闭,磴道喑纡回。

风铎层层系,金身面面开。

遥知官路外,瞻仰万人来。

(0)

秋海棠

窈窕一庭幽,嫣然态欲流。

夭夭含四出,寂寂媚三秋。

露冷脂凝泣,风轻翠剪柔。

美人春未识,应抱断肠忧。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