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篁竹下,幽趣与僧同。
坐对忘忧草,行歌解愠风。
鸭头池水绿,猩血石榴红。
解作晴天雪,松梢鹭一丛。
幅巾篁竹下,幽趣与僧同。
坐对忘忧草,行歌解愠风。
鸭头池水绿,猩血石榴红。
解作晴天雪,松梢鹭一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僧侣在竹林下共度时光的宁静生活情景。"幅巾篁竹下,幽趣与僧同"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隐蔽、幽深的地方,与一位僧侣共同享受这份清净。"坐对忘忧草,行歌解愠风"则展示了他们如何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将烦恼与忧愁抛诸脑后。
接下来的"鸭头池水绿,猩血石榴红"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周围的景致。"解作晴天雪,松梢鹭一丛"则是对自然界中奇特现象的一种比喻,即使在晴朗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如同雪花般清新脱俗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将平淡之事提升到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灼灼芙蓉花,开在秋江侧。
彷佛临镜妆,嫣然好颜色。
美人日暮来,搴裳娇无力。
甫采聊自佩,再采还自匿。
欲以寄远人,明我长相忆。
浮云天外驰,长江限南北。
搔首无一语,仰看双飞翼。
踟蹰怯独归,烟水微茫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