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篇》
《灵岩篇》全文
明 / 陈履   形式: 古风

吴中胜迹灵岩山,奇峰秀出侵云间。

梦游几载空髣髴,闻来此日穷跻攀。

山边古峒至今在,曾是西施此中醉。

吴王履迹翳莓苔,僧智经坛锁苍翠。

松涛万顷起高岑。洒似琴台弦上音。

慈云掩映墨池净,慧绠难探石井深。

伯图只今俱已矣,眼前唯见箭经水。

狂来长啸海天空,安得凭虚访仙子。

(0)
鉴赏

《灵岩篇》由明代诗人陈履所作,描绘了灵岩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故事。诗中以灵动的笔触,展现了灵岩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

首句“吴中胜迹灵岩山”,点明地点,灵岩山作为江南名胜,自古以来便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接下来“奇峰秀出侵云间”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灵岩山的雄伟壮观,奇峰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梦游几载空髣髴,闻来此日穷跻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灵岩山的向往之情,以及亲自登临的感受。通过“梦游”与“闻来”的对比,突出了实际登临的不易与满足感。

“山边古峒至今在,曾是西施此中醉”两句,引入了古代美女西施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西施曾在灵岩山中饮酒作乐,这一传说为灵岩山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吴王履迹翳莓苔,僧智经坛锁苍翠”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了吴王与僧人的故事,展示了灵岩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吴王的足迹被青苔覆盖,僧人的经坛被苍翠环绕,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现了灵岩山的静谧与庄严。

“松涛万顷起高岑,洒似琴台弦上音”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灵岩山的自然景观。松涛如同琴声般悠扬,充满了诗意与和谐之美。

“慈云掩映墨池净,慧绠难探石井深”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灵岩山的清幽与神秘。慈云轻拂,墨池清澈,石井之深难以探底,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伯图只今俱已矣,眼前唯见箭经水。狂来长啸海天空,安得凭虚访仙子”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仙境的向往。伯图等人的事迹虽已成过去,但诗人仍希望能像仙子一样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灵岩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履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九题画扇

遥汀疏柳。画舫兰桡沙岸口。小坐篝灯。

堤外青骢嘶未曾。黄昏有约。明月芦花无定着。

茗碗香炉。十样蛮笺薛校书。

(0)

江南春.闺情

风摵摵,漏沉沉。眉横螺子绿,鬓压辟寒金。

梅英一瓣飞香雪,引起春愁到翠衾。

(0)

望江南·其五

云漠漠,怪石碧苔斑。

长揖颠来同海岳,解酲贵不数平泉。秋入小湖山。

(0)

蝶恋花.题觉海寺壁

一线功名牵鼻住。百岁闲身,卖向匆忙处。

暮鼓才终鸡又起。空教老尽阎浮世。

又是碧山无绝意。白羽青鞋,容我来还去。

坐个蒲团抛个偈。世缘都付齁齁睡。

(0)

红林檎近.咏佛手柑花

南海春工早,西天秋意凉。

翠叶压霜橘,素葩发幽光。

散来雪山花瓣,淡扫佛国严妆。清绝绮阁琼窗。

夜静梦魂香。皓月澄疏影,冷蕊促飞觞。

匀膏渍粉,曾经共沐芬芳。

恰轻拈微笑,东风屈指,合掌云屏伴法王。

(0)

东坡引·其六藤席

滑如霜薤叶。细似湘纹节。琉璃黄映消肌雪。

匡床凭拂拭。匡床凭拂拭。孤眠此夜,偏生欹仄。

较不似昨宵宁贴。思量几度重铺设。与郎随转侧。

与郎随转侧。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