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卷云水,黄金倾有无。
蛟龙亦狼狈,反复乃须臾。
南国卷云水,黄金倾有无。
蛟龙亦狼狈,反复乃须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国山水的壮丽景象,卷云如同巨浪翻腾,而黄金般的光芒似乎在水面上倾泻而出,给人以无尽的丰富感。蛟龙一词常用来比喻江河湖海中的神秘生物,这里它们也显得有些狼狈不堪,仿佛在这迅猛的自然力量中挣扎反复,只能暂时地等待时机。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南国山水的雄伟气势,也暗示了一种力量与脆弱并存的哲理。同时,这也可能隐喻着个人在面对巨大社会变迁时的无力感和等待时机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沉稳内敛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夕风庭叶落,谁见此时情。
不作关河梦,空闻砧杵声。
会须求至理,何必叹无成。
好约高僧宿,同看海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