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丛苇》
《丛苇》全文
唐 / 张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

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

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

(0)
注释
丛丛:形容水边植物茂密。
寒水:冰冷的水面。
打鱼船:用来捕鱼的小船。
忽与:突然接近。
亭台:园林中的建筑。
岛屿偏:岛屿位置偏远。
花明:明亮的花朵。
无月夜:没有月亮的夜晚。
声急:声音急促。
巴陵渡:古代地名,位于湖南岳阳附近。
残阳:落日余晖。
一望烟:一片朦胧的烟雾。
翻译
在寒冷的水面丛生的地方,我曾折下捕鱼的小船。
忽然间,它靠近了亭台,却反而觉得岛屿位置偏远。
明亮的花朵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显得格外醒目,而急促的声音正是秋天的特色。
遥远地回忆起巴陵渡口,夕阳下一片朦胧的烟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怀。开篇“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两句,通过叙述丛生的苇草边的寒冷水域,以及曾经在这里打鱼的小船,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忆。

接着“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情感的转变。从远离的人工建筑如亭台的接近,以及对原来认为完美的岛屿现在却感到不足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审美观念的改变。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两句,通过鲜明的画面,如同没有月亮的夜晚中盛开的花朵,以及秋天特有的急促声音(可能是虫鸣或风声),营造出一个深邃而又生动的秋夜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个时节的独特感受。

最后,“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远处巴陵渡口的怀念,以及在夕阳的余晖中所见的一片迷蒙景象。这不仅是对空间距离的跨越,更是对时间记忆的召唤,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刻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又不失温婉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蠙
朝代:唐   籍贯:清河   生辰:公元895年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王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猜你喜欢

次韵荅康宗武胡伯文

百年勋业鬓星星,又听流莺绿满庭。

茶与仙人分石鼎,酒从豪客索银瓶。

一犁春雨苏公圃,半曲湖光孺子亭。

更肯烟霞空寂寞,未应尘土叹飘零。

(0)

王孝子刲股

孝子有异行,世情生叹嗟。

炉香通夜白,股血启晨霞。

儿体应无恙,亲年幸有涯。

殷勤鄠人对,直道正奇邪。

(0)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其五

挂帆谢公浦,把酒阖闾城。

江柳不忍折,春风当别行。

关云连楚暗,陇月向吴生。

叶落长安道,思君北问程。

(0)

劝兄弟·其三

何苦毫釐较,当思手足亲。

丁鸿与刘恺,让国是何人。

(0)

题二马图二首·其一

奚官浴马试与骑,一匹受鞍一匹嘶。

房星之精四飞去,昭陵风雨夜凄凄。

(0)

送僧南归·其一

门外青山翠作堆,好怀能为故人开。

浮杯不渡清淮水,却过西轩看竹来。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