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
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
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
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
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
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怀。开篇“丛丛寒水边,曾折打鱼船”两句,通过叙述丛生的苇草边的寒冷水域,以及曾经在这里打鱼的小船,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忆。
接着“忽与亭台近,翻嫌岛屿偏”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情感的转变。从远离的人工建筑如亭台的接近,以及对原来认为完美的岛屿现在却感到不足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审美观念的改变。
“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两句,通过鲜明的画面,如同没有月亮的夜晚中盛开的花朵,以及秋天特有的急促声音(可能是虫鸣或风声),营造出一个深邃而又生动的秋夜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个时节的独特感受。
最后,“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远处巴陵渡口的怀念,以及在夕阳的余晖中所见的一片迷蒙景象。这不仅是对空间距离的跨越,更是对时间记忆的召唤,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刻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又不失温婉的情怀。